山河憂思錄:為廣州第一座垃圾焚燒發電厂歡呼

垃圾圍城,已成中國城市一景,也是環保的一個頭痛問題。廣州也毫不例外。廣州的垃圾增加很快,1980年的垃圾量為32.1万吨,1990年增至78.94万吨,1999年劇增到165万吨,預計到2005年將增加到約240万吨。大体以十年翻一番的速度在快速增加。過去,城市垃圾以填埋方式處理,廣州已經有兩所圾填埋場,但到明年和后年就分別被填滿。為每日近5000吨垃圾找出路,已成為政府和環保部門的大難題。其實,隨著世界的工業化和人口城市化的發展,城市垃圾一直是個大問題,一提到垃圾,人們就會想到臭气薰天、蒼蠅亂舞的可憎可怕的景象。但是,首先是奧地利的經濟學家提出"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的新理論。他們看到城市垃圾中蘊藏著許多可再生資源,例如廢舊輪胎、書籍報紙等都是可以回收再利用。他們的學說被稱為"垃圾經濟學"。"垃圾經濟學"不單只為社會創造了一筆不少的財富,還大大節省了填埋場的土地,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應該說,對待大量城市的垃圾,必須采取經濟學的原則,建設垃圾資源產業。据報道,北京有8万人靠撿垃圾為生,每年的經濟總收入約11億元。北京每日有垃圾7400吨,一年的垃圾可以堆成兩座半景山那樣大的垃圾山。1983年北京進行了一次航空遙感觀測,發現沿著現在的三環路一線有七千多座垃圾堆,北京的的确确是成了"被垃圾包圍的城市"!現在中國"被垃圾包圍的城市還不在少數,据說有200多座城市仍在"被垃圾包圍"。据統計,全國城市垃圾堆存量已達66多億吨,侵占土地超過5億平方米。而且城市垃圾平均以每年8.98%的速度增加,垃圾年產量現在已比糧食產量還多,再過若干年,城市垃圾產量肯定比糧食產量還多若干倍。發展前景是十分嚴重的,如不及時解決,垃圾圍城現象將越來越嚴重。既然已認識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就應該朝著資源再利用的方向解決垃圾問題。以北京為例,50年來,北京已回收廢舊鋼鐵976万吨,廢舊有色金屬11.2万吨,廢舊造紙原料198万吨,廢舊玻璃55.7万吨,廢舊橡膠22.6万吨,廢舊塑料11.7万吨。再利用這些廢舊物質,不單是節約了寶貴的資源,更是省掉了很大的堆存填埋空間,洁淨了環境,否則,這些爛塑料隨風亂舞,就是使人難堪的景象。世界許多早已工業化、城市化的國家已經探索出許多城市垃圾處理的方法:一是進行垃圾分類,把可回收的如紙類、塑料、橡膠、金屬、玻璃等另外放置,有些國家還實行計价回收作再生資源。二是從源頭減少城市垃圾,例如規定淨菜上市,再不准蔬菜連根連泥連老菜幫子一起進入市場,把一部分垃圾減少在源頭,据專家估算,從源頭上抓起,可減少城市垃圾百分之二十。三是對危險垃圾另行收集:例如廢舊電池、油漆桶、過期藥品等會危害環境的垃圾要設專門填填場,加強環境管理。四是對不可回收的垃圾采取焚燒垃圾發電的方法,節省填埋場,化公害為電能。喜聞廣州已決定与德國、法國合作,在白云區龍歸鎮李坑村建無害化的先進焚燒發電厂,投資7億元,每天處理垃圾900吨,每日發電45万度。目前全球以德國的環保抓得最緊,垃圾處理也最完善,這次廣州選擇德國公司建造垃圾焚燒發電厂,保証焚燒爐尾气不會出現异味和產生有害的二惡英。這既符合環保要求,又能節省堆存填埋的土地。廣州即將有第一個先進的焚燒垃圾發電厂,希望早日再建第二、第三個焚燒垃圾發電厂,從根本上解決可怕的城市垃圾問題。同時配套實行垃圾分類處置回收,把可再生資源循環利用,勿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据有關部門計算,廣州市每人平均日產垃圾0.75公斤,而且還有日益增加的趨勢。垃圾處理是小事也是環保的大量,弄不好是會毒害環境,致人患病以至死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