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大學的動物學家花了十年心血,成功地搶救瀕危動物樹蛙。消息傳來,使人欣慰。樹蛙是已有記錄的最細小的蛙類,一般身長只有1.5至2厘米,大体是成人的拇指甲那么大。這种特別細小的樹蛙,是香港的獨有物种,屬珍稀動物。它們栖息在香港的大嶼山、南丫島,通常生活在有水源的林地或河邊。建設香港新机場的大嶼山赤腊角是樹蛙集中栖息地。八十年代末香港在赤腊角動工興建新机場,細小的樹蛙面臨滅絕的危險。因為新机場炸山填海和全部鋪路建屋,樹蛙已無藏身之所,面臨物种絕滅之災。是香港大學動物學系的研究人員在赤腊角拯救了二百多只小樹蛙,并想方設法人工繁殖,成功繁殖了二千多只,再在大嶼山其他适于樹蛙生長的地方放歸自然,才為自然界保存了一個稀有物种。這种細小的樹蛙已受香港立法保護,任何人士不得捕捉。去年更把現在樹蛙生長的集中地大嶼山昂平列為具特殊科學价值地區",以有效保護樹蛙。樹蛙有幸生長在重視珍稀生物保護的香港,否則,可能早已滅絕了,世界又少一個物种了。近日,世界最大的環境保護組織--世界環境保護聯盟發表了最新調查報告警告說:全球各地的哺乳動物中有約四分之一可能很快就會滅絕。這是經過世界各國和地區的七千多名專家經過四年調查獲得的權威性評估。專家們調查后認為,將有1.1万個物种极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滅絕,有12%的鳥類、25%的爬行類、20%的兩栖類和30%的魚類面臨滅絕危險。与1996年公布的瀕危哺乳動物名單相比,今年公布的瀕危動物名單中列入"嚴重瀕危"的物种從1996年時的169种增加到180种,列入"瀕危"的物种從四年前的315個增加到340個。在遺傳特征上与人類最近的靈長目動物列入"嚴重瀕危" W單的,已從四年前的13种增加到19种,增長速度太惊人了。由于亞洲人尤其是中國人迷信龜類的藥用功能,大量捕食,"嚴重瀕危"的淡水龜种類已從四年前的十种迅速增加到24种。世界環境保護聯盟的報告指出:許多野生動植物瀕臨絕种,主要是因為人類只顧追求自身的生活享受,妄顧其它物种的安危。該報告回顧了近兩個世紀全球野生動物滅絕的過程,認為工業化對環境的破坏,大片土地沙漠化,森林被大量砍伐,許多野生動物失去了它們的栖身之所,加上人類活動范圍擴大,又越來越多地使用動物作食物和制造藥物,因而近兩個世紀野生動物滅絕的速度比正常速度高50倍。調查結果表明,瀕危哺乳動物和鳥類主要分布在巴西、中國、印度和印度尼亞西;瀕危植物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非洲中部、西部以及東南亞。中國榜上有名是符合事實的。近數十年,我國捕殺野生動物是太厲害了。五十年代初的政策是鼓勵捕殺野生動物,打一頭老虎獎一支步槍和若干現金,打死一只狼、一只野豬也有一筆獎勵。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因食物极度匱乏,捕殺黃羊、野驢成了政治任務。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生活富裕了,興起了食野味的熱潮,上檔次的酒席都要有几樣野生動物為榮。不止捕殺本國的野生動物,還從東南亞進口大量野鱉野龜供酒樓食肆宰殺作補品供應食客。能像香港搶救樹蛙那樣保護珍稀野生動物的例子太少了。野生華南虎已基本絕跡。中華白暨豚已瀕臨絕种,在野外已极少發現。蒙古野驢已大量減少,也行將消失。最受重視的國寶大熊貓比較走運,有專門机构和經費保護,并划出專門的保護區。人們長期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心態對待一切動植物。中小學課本和辭典強調的是某种動物可作什么用途,如說象牙可用作工藝雕刻,熊膽可作藥用等等。從來就很少宣傳人与自然和諧相處,人要保護各种珍稀生物。是改變這种關系的時候了,否則,万物俱滅絕,人就成了地球上的孤獨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