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不少地方出現歷史罕見的夏秋連旱,有些地區的降雨量僅為多年平均值的一半,河流流量大幅度減少,江河自淨能力下降,水污染情況隨著枯水期的到來而加劇。專家們對此憂心忡忡,深恐今冬明春水污染狀況比常年嚴重,本來已十分緊張的城鄉供水更加短缺。根据水利部近日發表的《2000年中國水資源公報》的權威數字,去年我國北方降水量比常年偏少,特別是北京、天津、內蒙、遼宁、宁夏等省(市),比常年降水量少20%以上,水資源量比常年減少23.9%至36.0%。今年繼續干旱,江河流量更加減少。而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卻不斷增加。《2000年中國水資源公報》說,2000年全國污水排放總量達620億吨,比1999年多了14億吨,增加了2.3%。全國水質監測的11.4万公里河流中,2000年達一類水質標准的僅占總數的4.9%,比1999年少了零點6個百分點。劣于四類水質的河長卻增加了,由1999年的占37.6%增至占41.3%,增幅達9.8%。劣于四類水質是完全不 銃憧峈滿A2000年已達監測河長的41.3%,可知河水污染已達到十分嚴重的程度。今年又繼續干旱,流量進一步減少,污水排放量卻增加,可以預測,全國尤其是北方河水污染情況將更加嚴重。例如黃河,包頭水質自動監測站的水質已由今年丰水期8月份的三類水到枯水期11月份降為四類水,長江中游的岳陽城陵磯站由丰水期的8月份二類水質到11月份枯水期降為三類水質;甚至流量很大的珠江也出現枯水期水質惡化問題:廣州長洲監測站在丰水期的8月份水質為二類,枯水期的11月份降至四類。從這些實測數据已足以看出今年枯水期河水污染在迅速加劇,水質在急劇惡化。本來,秋冬枯水期降雨量少了、江河流量小了,河流水質有點下降是不足為奇的。但近年尤其是今年枯水期水質急劇惡化卻有更大的人為因素:污水排放量明顯增加!就以廣東而論,根据《廣東省水資源公報》透露,2000年污水排放量達106.5億吨,其中工業廢水占66%,生活污水占34%,排放量比1999年增加了14.2億吨,即去年比前年增加了15.36%。污水這樣大的增幅河水卻減少,水質哪能不惡化。枯水期的水質污染加劇與工業污水治理措施不力有很大關系。環保部門對于電鍍、造紙、印染、食品等排污量大的行業缺乏有效的監管,不少大排污工厂的污水治理設施僅是個擺放,建設而不經常運轉,上級來檢查才開動機器,平時污水直接排入江河,故而不少河段的實際污染負荷已超過理論納污能力,其環境容量已不堪重負。工業發達和污水排放量第一的廣東,其污水處理率卻位于國家建設部公布的全國倒數第二,甚至連廣州的河涌,枯水季節也經常臭气熏天。農業排污也是水質污染的一大來源。農業用水多,2000年廣東全省農業用水占用水總量的60%,而農業過量使用化肥、農藥的狀況十分嚴重。不少農民誤以為施用農藥越多越能防治病虫害,其實用農藥也像人治病吃藥一樣,對症下藥才會奏效,濫用農藥會适得其反。据專家統計,我國農藥污染已使1.36億畝土地遭受污染。超量的使用化肥令大量的氮、磷流入水中,使江河湖泊水体氮、磷超標,水域富營養化,藻類過度繁殖,產生水華等環境惡化現象。廣東污水排放量居全國首位,但廣東的城市污水處理率僅為26%,比江蘇省低一半;廣州市2000年排放污水達25億吨,但只有兩個污水處理厂,污水處理率不及合肥市的1/3,不及杭州市的一半。污水處理滯後,枯季的水污染就更顯突出。常年枯水季節咸潮上溯遠,冬季廣州西村水厂的吸水口水質已經常超標,無法供飲用,形成廣州自來水厂每年枯季都供水緊張。今年秋冬降雨量偏少,上游來水量減少,而近年的全球气候變暖--海平面上升,使得咸水比過去上溯更遠,江河流量減少更壓制不住咸水上溯。以廣州來說,今冬明春枯水期,珠江的水質污染和咸潮上溯都將比往年嚴重,供水形勢將更加嚴峻,而城市人口的急劇增加,工農業用水和生活用水卻明顯增加,如不及早解決調東江水進廣州問題,廣州市民將受枯水期缺水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