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解決朝鮮核危機的六方會談

各位聽眾,今回要談的是解決朝鮮核危機的六方會談。

會談由今日起,一連三天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與會的國家包括朝鮮、韓國、美國、中國、俄羅斯和日本。此次會談可以說是四個月前朝鮮、美國與中國在北京舉行的三方會談的延續和擴大,讓朝鮮半島周邊國家都可以參與其事,共同化解區內核危機。而由於此次六方會談是由北京一手促成,亦可以說是北京外交上的一項重大成就。因為三方會談以來,美國和朝鮮還未有放棄敵對的立場,朝鮮繼續指責美國敵視他們,企圖推翻金正日政權,因此朝鮮尋求核武以作阻嚇。美國就認定朝鮮是邪惡軸心國,怕其出售核原料,令亞洲動盪,故不排除以武力解決核危機。

在過去幾個月,美國不單只取得澳洲、英國、法國、德國、荷蘭等十一個國家的同意,聯手阻止朝鮮核武器擴散,美國還與俄羅斯、日本和韓國舉行海上軍事演習,又準備於下星期二與澳洲在澳洲東北部的昆士蘭省對開,進行海空聯合軍事演習,模擬堵截偷運朝鮮軍火出的船隻。現時,朝鮮船隻已處處受制,不時被截查,指涉嫌偷運違禁品;朝鮮代表團又不時在海外受到示威抗議的滋擾,指朝鮮政府侵犯人權。另外,而更有消息說,美國正在遊說中國為朝鮮難民設置難民營,並願意資助他們,希望藉此向朝鮮施壓。

總之,美國的大小動作都是無非想朝鮮放棄發展核武。然而,朝鮮卻無動於衷,在會談前幾個星期,才提出了三個條件。第一是美國放棄敵視朝鮮,與朝鮮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互不侵犯條約;第二,要兩國建立正常外交關係;第三,要美國停止妨礙朝鮮與其他國家開展經濟合作。不過,從美國負責跟朝鮮談判的特使普里查德的辭職一事看來,美國斷不會放棄其一貫立場,一定要朝鮮放棄核武計劃,才可以有所商量,不會輕易跟朝鮮建交。

據《紐約時報》報導,普里查德是基於不滿美國政府對朝鮮的政策而辭職的。普里查德主張對朝鮮採取"胡蘿蔔加大棒",即軟硬兼施的和解政策,但布什總統則採取對抗政策要朝鮮屈服,好像對付薩達姆那樣對付金正日。所以,俄羅斯代表洛休科夫就用上謹慎樂觀來形容此次會談 ,他還說會努力使會談可以繼續下去。

俄羅斯的立場是反對朝鮮擁有核武,但主張美國承諾保證朝鮮的安全,亦反對孤立朝鮮來迫使朝鮮就範。中國的立場是希望朝鮮半島無核化,但反對對朝鮮動武和經濟制裁。日本的立場就跟美國一樣,不排除以武力解決問題,並要求把朝鮮綁架日本公民問題納入六方會談的議題,還要求平壤放棄核武和導彈,認真處理綁架日人的事件,才考慮經濟援助朝鮮。而韓國的立場是希望透過對說,和平解決美國與朝鮮的糾紛,反對以武力解決問題。其實,問題的癥結都是在國家安全之上。朝鮮之所以要擁有核武,目的是保障國家的安全,不致被外敵入侵輕易覆亡。但美國和日本亦是基於自身的安全和世界和平的考量。

現時,日本與朝鮮仍處於敵對國關係之中,朝鮮與韓國的關係又時好時壞,一時說統一,一時又在三八線邊界上互相開火,而美國又同時有駐兵在日本和韓國,有責任確保這兩個國家的安全。但由於韓國與日本在對付朝鮮上,利益不一,立場不同,美國又怎可以同時給朝鮮一定的安全保障呢?雖然有消息說,美國可能會批准一個與條約相比"不太正式"的文件,去解決朝鮮的自身安全,但平壤政府已表明不會接受,認為並無法保障。

看來此次六方會談仍會在解除朝鮮半島的核危機之下,談到朝鮮的安全保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