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溫家寶向美國尋求道義支持

溫家寶出任總理后第一次訪美取得了公認的成功。他的成功不僅体現在完滿實現出訪的目標,如促使布什公開表態反對陳水扁的"台獨公投"陰謀,緩和了美方對雙方貿易摩擦的態度,更重要的是,作為新一代大陸中國的領導人,溫家寶向西方世界顯示了自己是一個有道義追求的領導人。

溫家寶以各种方式,包括講述自己個人的童年經歷,試圖告訴西方朝野:作為新一代大陸中國領導人的重要一員,他不僅理解現代西方主流的价值理念,而且真誠地相信其核心內容的普遍意義。溫家寶放棄了大陸當局為其人權劣跡辯護的一些拙劣的套話,而著力強調自己改變大陸現狀的決心。這固然是他以誠待人性格的真誠流露,但是,作為中共殘酷党內斗爭的一個幸存者,溫家寶完全知道如何把自己的真面目遮掩起來。那么,他為什么要選擇向西方世界敞開自己的心扉呢?答案是,胡、溫新政需要得到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道義支持。

事實上,溫家寶傳達了他不能明講,但又十分清楚的一個重要信息,那就是大陸新領導人与前任領導人不一樣,他們十分在意大陸百姓的苦難,真誠希望消除大陸的貧窮与不公正。為此,他個人義無反顧,不惜犧牲,同時也希望得到西方的理解和支持。

在一些"愛國主義者"看來,中國大陸正在迅速崛起,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領導人出訪美國和西方,溫家寶不僅不示強,反而高唱"和為貴"的調子,甚至真誠地贊揚美國和西方的价值理念,實在費解。而在一些民主斗士看來,不論溫家寶說什么,都不過是為一党專制辯護,絕不會有任何積极意義。

但是,同情胡溫新政的人并不難理解,溫家寶為什么會借訪美之机,一再表露自己情,以最大限度地贏得西方的支持。SARS危机剛過,胡溫便迅速地開始全面糾正江澤民、朱熔基的各种弊政和后果。他們行事雖然低調,但相當果斷。一時間,各种中央調查組,飛奔各省市,乃至深入基層,了解最緊迫、民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的解決辦法。其中突出的,有超期羈押問題,地方政府強占農民土地問題,公路濫收費和貨車嚴重超載問題。

胡錦濤、溫家寶應該非常清楚,他們面對的這些問題,積弊已久,既得利益盤根錯節,十分強大。但是,他們并沒有象江澤民、朱熔基那樣,僅僅是虛晃一槍,甚至假裝沒有看見,而是不顧兵家之忌,全面出擊,企圖速胜。

如果說,在解決超期羈押的問題上,胡溫獲得了實質性的突破,但在涉及更廣泛利益的一些問題,如地方政府強占農民土地,公路亂收費以及拖欠民工工資等問題上,胡溫新政開始遇到強大的阻力。

阻力一方面來自地方權勢集團的對抗,比如公然繼續違章強占農民土地,并打壓農民的維權行動,同時,阻力也來自官僚集團"奉命改革"的破坏性后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目前因糾正貨車超載給大陸經濟帶來的困境。

大陸貨車嚴重超載,是各地政府多年利用法規尋租導致的一個后果。超載的司机只要向交通官員行賄,就可以暢行無阻。日久天長,建立在嚴重超載基礎上的超低運費已經成為整個大陸經濟平衡的一部分。但是,大陸官僚看來并不懂其中的道理,以為只要把住各路關口,強行制止超載,就能夠解決問題。結果,貨流大幅下降,嚴冬季節,大陸不僅能源告急,大城市的蔬菜供應也成了問題。訪美回來的溫家寶正面臨十分困難的選擇:或者半途而廢,停止對超載的打擊,或者堅持下去,触發一次運輸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很顯然,無論那一种選擇,都將意味著胡溫新政的重大挫折。

當然,胡錦濤、溫家寶絕不會因這些險阻而裹足不前。不過,如果他們為在大陸實現公平的奮斗,能得到大洋彼岸的理解和支持,而不是被迫應對另外一條戰線,胡溫新政的胜算就會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