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透视﹕民族主义与民主自由诉求--龚小夏
1998.11.17
亚太经合首脑会议这两天正在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召开。美国总统克林顿由于波斯湾危机而无法按时前往﹐由副总统戈尔代表。中国去的是江泽民。这类大型国际性活动﹐通常会被东道国用来作为增加国际地位的机会﹐马来西亚也不例外。然而﹐最近在大马﹐却不断有令政府丢面子的事发生﹕自从安华事件以来﹐大规模的群众性示威不断发生﹐要求民主﹐要求改革。这种情形﹐同八九年戈尔巴乔夫访华的时候北京的形势很有几分相似。 在会议的一场晚宴中﹐美国副总统戈尔发表了演讲。他对会场外面街道上的示威发出评论说﹕此时此刻﹐我们听到了马来西亚勇敢的人民要求民主、要求改革的呼声。他还将民主诉求与当前的亚洲金融危机联系起来﹐指出在对付经济危机的时候﹐民主政府比不自由的政府更有效率。这番讲话清楚的显示了戈尔的立场﹕他完全站在游行示威者一边。 听众中﹐有大马一批政府权贵﹐包括首相马哈蒂尔。他们正是示威者抗议的对象。戈尔讲完之后﹐不少政府要人立即对戈尔的话作出反驳﹐甚至指责他乾预马来西亚的内政。 这场美国与马来西亚政府领导之间的冲突﹐受到世界媒体的广泛报导。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当地的自由派人士都会感到有几分为难。尽管他们有强烈的民族自由诉求﹐但如果他们同西方人站在一起批评本国政府﹐就有可能受到"不爱国”甚至"卖国”、"帮助西方人乾预本国内政”的指控。钗h自由派人士到了这种时候﹐不得不三缄其口。中国的自由派人士对这点都有深刻的体会。 最近几十年在发展中国家里﹐我们往往可以见到民族主义变成了政府手中压制民主自由诉求、维持专制统治的有力武器。这些国家都有长期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历史。在将列强驱逐出去﹐或者起码是在民族国家成立之后﹐组成的第一个政府﹐多数是从战争或革命中产生出来的极权政府。这类政府惯于利用人民中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将政府、国家、民族三者等同起来﹐得出爱国便等于爱政府的逻辑。同时﹐如果有别国人民或政府批评他们的专制制度﹐政府不会说这些批评针对的是政府及其政治制度﹐而是指责别国的人在攻击他们的国家﹐在乾预他们的内政。 在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中间﹐因为有长期受侵略的历史﹐人们通常对政府、国家、民族之间的区别不甚明了。这三者的关系其实很简单﹐但是政府为了现实的利益﹐有意混淆三者的关系。民族﹐是人们﹐也就是每个个人的集合体﹔一个或者钗h个民族在一块土地上成立国家﹔国家通过某种方式为自己挑选出一个政府。从逻辑上讲﹐政府是为民族与国家服务的。如果政府服务得不好﹐就是政府辜负了国家和民族。如果政府还要对国家和人民搞专制﹐而且引起了国际舆论的批评与谴责﹐那便是政府使得国家与民族丢脸。在这种情况下﹐不爱国的正是政府﹐而不是批评政府的人。相反﹐一个国家里批评力量甚至政治反对派的兴起﹐从而显示出这个国家人民的尊严与自主﹐正是这个国家在世界民族之林中骄傲的理由。想想八九年北京的示威﹐在世界上为中国人争回多少面子﹐事情也就很清楚了。 讲到乾预内政﹐批评一种政治制度与乾预内政是不相乾的两回事。人类社会各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从来在相互批评。不仅是西方国家批评别国﹐其它国家对西方的批评也不算少。只要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就说不上是什什捆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