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評論:朱鎔基為何強調統一的社會保障
2000.05.07
眾所周知,中國大陸的社會保障制度,歷來對非國有的職工,尤其是對農民有极大的歧視。國有企業的職工享有民營企業不可比的福利和保障。但是,最近在五一前朱鎔基視察遼宁等地時,他特別突出地強調了建立統一的社會保障系統。為什么他現在如此重視這個問題呢?難道朱鎔基突然關心起千千万万來自農村的打工仔的社會保障了嗎? 朱鎔基所說的建立統一的社會福利保障制度,首先就是要對各种所有制的企業,都要征收社會保障基金。表面上看,這個政策一視同仁,似乎很公平,但是由于大陸的經濟制度,是所謂以國有經濟為主導的体制,對民營部門堅持系統的歧視,因此,在不想消除歧視的前提下,建立所謂統一的社會保障系統,實際上是自欺欺人。 首先,在資源分配方面,國有企業得到絕大部分信貸資源,而民營企業則要大量依靠自己的投資和借高利貸。這就是說,國有企業可以用銀行貸款來支付社會保險金,而民營企業只有靠自己的血汗錢去支付。其次,國有企業退休職工多,退休待遇高,但是許多企業過去并沒有為退休和下崗職工積累保險金。因此,現在統一征收的社會保障基金,首先得益的是國有部門。 据有關報道,最近一段時間,許多大陸退休和下崗職工的退休金和下崗補貼不能按時發放,抗議活動有愈演愈列之勢。遼宁省關閉了一個礦山,引起上万名職工抗議,以致不得不把軍隊調去壓制。朱鎔基現在來強調統一的社會保障,一個主要用心是要讓民營部門來分擔國家財政日益沉重的對國有部門的社會保障負擔。 建立統一的社會保障体系是現代經濟發展的需要,但是,在中國大陸,須要有兩個制度前提。第一,就是通過私有化結束以國有經濟為主体,歧視民營經濟的体制。大家都很清楚,國有部門是大陸經濟低效率的主要原因。近几年來,中共當局以為通過迫使大量職工下崗,可以提高國有企業的效率。現在事實証明,還是解決不了國有企業低效率的問題。國有經濟的低效率,拖累著整個經濟的效率,光靠民營企業,不可能支付全社會的社會保障。建立統一的社會保障体系的另一個制度前提,是老百姓能夠有效地監督社會保障基金的使用和分配。大陸目前的專制体制,顯然無非保証龐大的社會保障基金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公平的分配。 那么,朱鎔基在不具備上述兩個前提的條件下,搞所謂統一的社會保障体系,對大陸的經濟會發生什么影響呢?首先是進一步壓制大陸經濟的成長,因為這個政策主要是加重效率高的民營企業的負擔。低效率的國有企業,即使交不出稅,出于政治原因也被允許生存,但是,民營企業則不得不交納社會保障金。其結果是大大提高勞動成本,使他們不愿意雇佣更多的勞動力,影響就業增長。 以朱鎔基的精明,他不可能不知道這种消极的經濟后果,但是在沉重的財政壓力下,他既然不愿意選擇私有化的道路,就只能繼續選擇挖民營經濟之肉,補國有經濟之瘡的辦法。不過,他可能沒有料到的是,在保持國有經濟主導的前提下,搞統一的社會保障,不僅會加劇民營企業的負擔,也會极大地削弱國有企業。 這是因為,在所謂統一的社會保障体系下,國有企業的优秀人才,再也沒有留戀不舍的道理。他們既可以去私人企業創業發財,又能夠得到一定的社會保障。留在國有企業的,將是越來越多的懶虫和蛀虫。國有經濟的效率將更加低下,對整個經濟造成更大的拖累。 說到底,統一的社會保障体系的基礎是經濟效率和政治公平。中共當局既不想通過私有化提高效率,也不原通過民主化提高公平。因此,目前他們作的,不可能是真正的統一的社會保障体系,而只不過是緩解政府財政壓力的一個花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