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評論:人口壓力加劇的強烈信號


2000.05.14

盡管中共采取了极其強硬的政策,節制人口增長,但是由于過去政策的失誤,巨大的慣性依然推動著人口繼續增長。在未來的二十年,中國大陸人口將達到最高峰,超過十四億。如此龐大的人口,將會給中國大陸帶來什么樣的問題,人們過去有過各种各樣的猜想,其中,最大的隱憂是大量人口沒有飯吃。 由于中國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吃不飽飯看來并非是中國大陸未來面臨的真正威脅,但是,最近一系列事件,使人感到,即使有飯吃,沉重的人口壓力也會帶來許多災難。這些災難將大大地降低每一個人的生活質量。長期生活在持續、慢性的痛苦中,恐怕是中國大陸為過于龐大的人口付出的代价。 五月十一日,中國大陸北方的宁夏,內蒙和山西等許多地方遭到了今年以來第十次沙塵暴的襲擊。沙塵暴所到之處,遮天蔽日,能見度可以降到只有几十米,過去十分罕見。如此頻繁的沙塵暴是從何而來的呢?最近,大陸中央電視台,在一個不太顯眼的人口節目中透露了一些惊人的內情。正如人們所料想的那樣,沙塵暴的原因是草原的嚴重退化和沙化,而導致草原退化的則是日益增多的人口在有限的草場上以牧業為生,草場不堪重負,植被完全破坏。更可怕的是,恢复植被的前景十分渺茫。一位被采訪的技術人員指出,從技術上來說,在草場剛剛被破坏的短期內,通過空中撒种的辦法,可以在三年的時間內,讓草重新長起來。但是,由于草原上的牧民,等不得草場恢复,就"象用梳子梳頭一樣,徹底地走一遍",實行毀滅性的放牧,草場根本無法恢复。 多年來,發生在農村的生態惡化,多數城里人不聞不問,但是沙塵暴的襲擊開始向城市人發出警示,他們最終也逃脫不了自然的懲罰。對于享有許多特權的大陸城市人口來說,最近的五一節長假,給了許多人一個強烈的刺激,使他們更直接地感受到人口壓力對生活質量的嚴重影響。今年五一節,大陸當局為了刺激旅游業的生意,把整個假期調整為七天。數以千万計的城里人興致勃勃奔赴各地名胜,結果因為每一個旅游點都人滿為患,美夢成了噩夢,大部分游客都乘興而去,掃興而歸。据大陸中央電視台報道,華山上的游人達到高峰的那一天,四倍于其容納量。大批蹬山者被滯留在狹窄的山路上,長達七八個小時,根本無法到達主要的景點。 中共當局缺乏遠見的經濟政策,更加加劇了人口過多帶來的各种負面的后果。就拿草場蛻化來講,如果中共當局加速城市化的發展,就可以大大減少草原人口的負荷。內蒙古一位高級負責人非常明白,他說,我們現在不僅是人口多,更錯誤地是人口分布不合理,把許多人放在不應該放的地方。這個見解一針見血,指出了大陸許多環境問題的一個重要根源。但是,這又有什么用呢?大陸當局為了自己眼前的政治利益,繼續迫使大量農村人口留在資源條件已經被破坏的地方,不許他們進城,生態問題只能越來越嚴重。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