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評論:中共為什么不會打台灣?
2000.05.21
自從陳水扁當選台灣總統,世界上的許多人都在問一個問題:中共會不會攻打台灣?我想對這個問題從經濟利益的角度做一些分析。 任何重大的戰爭,背后都有經濟因素在起作用。缺乏必要的經濟激勵,戰爭是打不起來的。要打仗,就要死人,因此發動戰爭的一方,必須有條件提供一种強有力的經濟激勵,使自己一方的百姓,特別是參戰的人,不僅相信自己一方會胜利,更重要的是,相信他們本人或親屬會通過戰爭獲得重大好處。當然,這种經濟激勵可能完全是虛幻的,根本沒有可能實現,但是只要能夠成功地制造出即使是虛幻的激勵,就有可能發動戰爭。 在中國的歷史上,重分土地的前景,一直是推動內戰的一個決定性的激勵因素。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為止的傳統戰爭,爭奪土地和其他資源,也是導致戰爭的主要動因。目前,對于中共來說,如果要發動對台灣的戰爭,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很難提供有效的經濟激勵。 根据民意測驗,假如台灣宣告獨立,目前中國大陸主張攻打台灣的人占絕大多數。但是這個民意有很大的欺騙性。一方面,這是因為一般人并不真正了解發動對台戰爭与自己的厲害關系。更微妙的是,人數眾多的下層階級主張打仗,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對大陸社會現實的不滿,出于"惟恐天下不亂"的動机。 在過去,下層社會的強烈不滿,容易給在朝或在野的好戰者提供有利的机會。但是,由于歷史條件的變化,現在無論是中共的當權派,還是其他有政治野心的人,要想利用大陸下層階級的不滿,發動對台戰爭,都几乎是不可能的。根本的一條原因,就是對台灣的戰爭靠的是技術和經濟實力,而不是人力。下層階級的勇敢份子,在現代的高科技戰爭中,沒有地位,因此也就沒有了政治籌碼。否則,即使江澤民等中共領導不想打台灣,也會有人出來搞政變,發動戰爭。 按照這個邏輯,中共能否發動對台戰爭,將取決于中國大陸上層階級的利益導向。關于這一點,人們并不難看到,大陸改革開放的既得利益階層,沒有任何理由希望發動一場對台戰爭。 二十年的改革開放在中國大陸形成的新富階級,与美國有著极其密切的利益關系,這在中國的歷史上是沒有先例的。這中間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中國大陸近年來對美國的出口貿易有了极大的發展,以至大陸經濟對出口增長高度依賴。中國大陸若對台動武,對出口工業將是滅頂之災,不僅傷及大陸上層的利益,甚至也傷及下層階級的利益。 從整個歷史的角度來看,中國大陸經濟對外部的依賴程度,已經達到了這樣的程度,如果重新回到封閉的經濟狀態,几乎沒有人能夠從經濟上得到好處。對于億万農民來說,重分土地已經不再有吸引力,他們向往的是在城市中找到一個工作。由于各种資源的短缺,任何當權者想用粗放的、封閉的工業來解決眾多人口的就業問題,已經完全不可能。中國大陸唯一的生路是通過對外貿易和交流,把世界的新技術和其他資源与中國丰富的人力資源結合起來,以求發展。 不過,有人會問,中共領導人會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以政治自殺的方式,悍然攻擊台灣呢?我認為這也是不可能的。理由是,中共的領導人,現在實際上是被大陸上層的利益左右。對于大陸的上層來說,對台灣是戰還是和,利害關系十分清楚,為了玩政治游戲,虛張聲勢是可以的,但是弄假成真則是絕對不以的。 中國大陸領導人現在所真正焦慮的,是如何保全面子。對于全世界來說,面臨的問題是,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應不應該敦促台灣給大陸留點面子?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不論台灣給不給大陸面子,中共都不可能開仗。不過,如果台灣戳穿了大陸的紙老虎,大陸的內部政局可能會出現不穩,而大陸政局的變動,究竟是禍還是福,誰也無法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