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評論:美國別無選擇--評美國國內關于中國貿易地位的爭論
2000.05.26
美國國會剛剛通過了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地位的法案。在表決之前,有不少人認為,如果提案沒有能夠通過,則意味著中美關系的的災難。我本人覺得,即使這次國會不同意給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系,也談不上中美關系的災難,美國本屆和下屆政府也還是會繼續給大陸正常貿易關系,而且國會也終將批准將這一關系永久化。這是因為,就美國的根本利益來說,她別無選擇,只有保持与中國正常的貿易關系。 美國限制与中國大陸的貿易自由,雖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傷害大陸的經濟,但是,對台灣、香港以至美國自己的商業利益也會造成損失,這主要是因為中美貿易使各方經濟都受益。最重要的是,其他發達和不發達國家,大多數都要繼續保持与大陸的正常貿易關系,美國單獨限制對中國大陸的貿易自由,在經濟上于己不利,在國際政治上也沒有好處。 這樣說來,美國內部關于中國大陸貿易地位的爭論,是否完全是出于國內政治的需要,除此外沒有更普遍的意義呢?我認為,這樣來看問題也是不正确的。在美國,反對給中國大陸最惠國貿易地位的人有兩种,一种,完全是從個人利益得失出發來反對,另外一种則主要是從道義上,從美國的价值理念与中國大陸現行制度的矛盾出發來反對給大陸永久正常貿易關系。前一种人,我們可以不去理會,但是后一种人,是世界上主持正義力量的一部分,他們的意見我們未必贊同,但是他們的正義感令人尊重。 中國太大,太复雜,許多善良的美國人不了解也不可能了解中國,因此當他們看到大陸專制制度下的許多丑惡和腐敗現象,本能地產生了不愿与中國打交道的感覺。但是,這种感覺如果用來制定政策,則既不符合美國人民的利益,也不符合中國人民的利益。 中國大陸的經濟改革盡管取得了重大的進展,但是由于舊的体制以及人口增長的巨大慣性,中國大陸仍存在許多重大的問題,遠沒有得到解決。這些問題包括國有經濟的私有化問題、土地私有化問題、城市化嚴重滯后的問題、生態平衡繼續惡化、環境污染加劇的問題,等等,等等。近十年來,中國大陸的領導人,受到种种主客觀約束,沒有能夠在解決這些問題上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他們意識到大陸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危机有潛在的爆炸性,對大陸的前景感到憂慮和缺乏信心,這是推動中共領導人下決心繼續開放大陸經濟的一個重要因素。他們希望借助外部的力量來解決中國大陸的經濟問題。 當然,他們的想法是有私心的。他們希望借助外部的力量不僅解決中國大陸的經濟問題,而且能夠維護現行的專制体制。美國以及國際社會的主流,都不相信中國大陸各种經濟社會問題能夠在專制政治体制下得到解決。不過,有人相信,加速中國大陸的經濟危机可能有助于推動中國大陸政治体制變革,而有人則認為,大陸危机的深化,對全世界的安全和穩定,威脅太大。 在我看來,中國大陸的政治制度變革必然會与大陸經濟內部矛盾的激化有密切的聯系。但是,由于中國大陸人口的巨大規模以及環境和資源條件的脆弱性,大陸內部矛盾的激化确實有發生失控的危險,對世界的穩定构成真實的威脅。一個比較開放的大陸經濟,將更有利于世界幫助中國相對平穩地完成變革,從而減少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的風險。正是從這一點出發,美國除了給中國大陸永久性正常貿易關系,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