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透視﹕老人問題與法治觀念--龔小夏

最近幾十年﹐中國的人口結構發生著所謂“倒金字塔”型的變化。也就是說﹐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重越來越大。當然﹐人們都知道﹐這主要是中國近二十多年來一胎化政策的結果。由於一胎化政策﹐中國開始出現大量所謂“四二一”結構的家庭﹕四個老人﹐兩個大人﹐一個孩子。其實﹐因為現代醫學的發達﹐人的壽命越來越長﹐所以﹐老年人在人口中比重越來越大的情況﹐在其它社會中一樣存在﹐不過沒有象在中國發展那之祧}了。 在中國報紙上經常可以看到關於西方社會中老年人狀況的報導﹐無非都是老人如何寂寞﹐如何被年輕一代冷落﹐等等。一直有人在說﹐中國社會有著“以孝治天下”的傳統﹐年輕人冷落甚至虐待老人的情況絕對不可能普遍出現。不過最近來自中國的大量報導﹐說明情況并非如此。比如《上海青年報》十一月二日有篇報導﹐提到在上海﹐侵犯老人房產權、租賃權、使用權的事經常發生。上海住房緊張﹐是不爭的事實。報導透露﹐最近三年來﹐全市的仲裁機構共受理房屋糾紛案兩千多件﹐其中涉及老人房屋的有六百多件﹐占了大約四分之一。而且大部分都是因為兒女侵犯老人住房權引起的糾紛。其中有些案件﹐是兒女輩私刻了老人的圖章﹐將老人的房子和自己的房子一起換成一套大房﹐卻根本不徵求老人的意見。有不少的兒女自己有房子﹐卻占著老人的房子不肯搬走。有位老太太因為被兒子占了房子﹐沒有地方住﹐只好和女兒擠在一張床上。結果氣得心臟病發作。另外最近在哈爾濱還出了個非常極端的案子。兒子是個酒鬼﹐每天喝得爛醉回家。那天他又喝得爛醉回家﹐被母親說了幾句﹐他竟然拳打腳踢地將母親給打死了。 這個案件的確非常極端。不過在今日中國﹐同老人有關的各種糾紛案件的確越來越多。不少中國的報導分析指出﹐除了老年人口越來越多這一因素之外﹐還有在經濟改革開放的過程中﹐經濟因素越來越多地進入了家庭生活與人際關係。原來溫情的家庭關係﹐也就很容易被金錢因素侵蝕。 不過在我看來﹐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國的法制系統不健全。在中國一說到法制﹐人們便會立即提起打擊罪犯的刑法。其實在現代的文明國家中﹐民法比刑法更重要。民法在規範著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與日常行為。如果說中國的法制不健全﹐那丰薊k比刑法更不健全。以老年人問題為例﹐雖然中國各地近年來都在制定關於老年人的立法﹐比如上海就有《上海市老年人保護條例》﹐但是很多公民對這些法律是毫無所知。而且﹐這些法律的執行也非常不嚴格。絕大部分虐待老人的事件都被視作家庭內部糾紛而無人理睬。比如上面提到的打死母親的案件﹐那個當兒子的長期在虐待母親﹐而且鄰居也知道﹐但是當地的政府與警察卻從來不去管一管﹐一直到出了人命才出面。在所有發達國家中﹐家庭暴力事件﹐包括虐待老人、兒童、婦女﹐甚至虐待動物﹐警察都是有責任去管的。因此﹐加強法制﹐才是老人權益能夠得到保護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