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透视﹕中国儿童与青年一代的消费问题之二--龚小夏
1998.11.10
昨天同大家谈到中国儿童与青少年一代消费的情况。说到目前中国的新一代﹐从出生、受教育﹐到长大成人﹐大约需要花费十五至二十万元。所以在今日中国城市的工薪家庭中﹐年轻一代的消费﹐决定了一个家庭的消费方向。特别是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一个孩子的花费要占家庭收入的一半。这种情况﹐不仅是有孩子的家庭感觉到了﹐而且政府、专家学者、新闻媒体也都注意到了。 是什仇y成了这种现象﹖常见的分析报告总是要提到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家庭方面的原因。独生子女政策的后果﹐是中国的父母与祖父母溺爱后代的现象日益严重。有钱先尽著他们花﹐有东西先尽著他们吃。结果是钱越花越多﹐孩子越惯越坏。其次﹐钗h人责怪社会风气不好﹐认为改革以来﹐社会日益重视财富﹐所以在儿童与青少年之中也出现了消费上的攀比。例如现在的中学生时兴过生日﹐请上自己的朋友来开生日晚会。从几岁到十几岁的孩子都在不断地攀比﹐看谁的生日晚会办得更豪华。如果父母不给足够的钱﹐孩子在同学朋友中也就没了面子。钗h父母在无奈之下﹐也不得不为孩子解囊。第三方面﹐舆论也普遍认为政府在造成这种现象上负有一定的责任。中国的教育经费低是有名的﹐从人均数目来看﹐经常落在大部分国家后面。教育经费低﹐导致教师收入低﹐学校设备差﹔而且教育部门也成了政府各个部门中相对的清水衙门。学校乱收费﹐也因此禁而不止。 家庭、社会、政府各方面的因素﹐固然都直接导致了抚养后代费用的急剧上涨﹐但是相比较之下﹐家庭的原因虽然最直接﹐但恐怕却是最次要的。从长辈的角度﹐谁都希望子女能够顺利健康成长。过分溺爱放纵孩子的大人﹐虽说有一些﹐但毕竟是少数。然而﹐儿童是否顺利成长的标准﹐却是随著社会潮流的变化而变化的。比如说﹐六、七十年代的父母﹐未必不如今日的父母那匀鬗艉l女﹐当那个年头绝大部分的父母都要求自己的孩子艰苦朴素﹐穿带补丁的衣服﹐杜绝吃零食的习惯等等之类。收入低无疑是原因﹐但更主要的﹐却是当时的社会并不将吃得好穿得好兜里大把钱看作是人人都应该追求的标准。相反﹐为了孩子的前途﹐父母必须将他们培养成为符合当年那种“工农兵潮流”的人。而今日的社会里﹐金钱却日益上升为社会标准的主导因素。所以多数的父母也才会感到﹐为孩子大量花钱﹐便有可能为他们争来更好的前途。也可以说﹐当今的社会风气﹐是造成儿童与青少年高消费的真正原因。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之下﹐作为政府部门的学校﹐也才会如此理直气壮地向学生大量收费。 然而﹐这并不等于说﹐六、七十年代的社会风气就一定比今天的好。那个年代的钗h父母﹐虽然不放纵孩子花钱﹐但却会用上大量的精力去教孩子在政治上学会小心谨慎﹐弄虚做假﹐甚至学会不择手段向上爬﹕比如怎丰h当积极分子﹐怎丰h搞好与领导的关系之类。那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人格扭曲者比比皆是。 因此说到底﹐在中国近几十年的历史中﹐社会风气主导了家庭行为﹐而政府政策却主导了社会风气。政府以阶级斗争为纲﹐社会上就天天搞运动﹐家庭也就给改造成了政治教育场所﹔政府号召致富光荣﹐政府官员和部门带头去发财﹐社会就开始往钱眼里钻﹐家庭中的人际关系也就围绕著金钱转了起来。政府操纵社会太严﹐政府权力对普通人民的日常生活影响太大﹐是当代中国钗h社会问题的主要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