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透視﹕美國媒體對彈劾克林頓的反映--龔小夏

美國國會眾議院上星期六通過議案彈劾克林頓﹐給美國歷史寫下了新的一頁。在這以前﹐美國歷史上只有一位總統遭到彈劾﹐那就是一百三十年之前的總統安德魯.約翰遜。但是﹐約翰遜不是通過選舉產生的總統。因此﹐克林頓也就成了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被彈劾的民選總統。在這個星期的《新聞透視》節目中﹐我們將分幾次來介紹美國社會對這件事情的反映。 今天﹐我們先來看看美國的媒體是如何評論評論與報導彈劾案的。 《紐約時報》二十一日的社論指出﹐參議院大約不會象眾議院一樣﹐在彈劾問題上完全以黨派劃線。根據這家報紙的消息﹐參議院中兩黨正在協商﹐如何通過一個折衷的辦法﹐對克林頓進行譴責﹐同時還讓在留在總統的位置上。前任共和黨總統福特以及前任民主黨總統卡特﹐也在同一天的《紐約時報》上聯合發表文章﹐呼籲兩黨合作﹐共同找到一個美國人民能夠接受的解決方案。他們還提出了譴責克林頓的方式的設想﹕由參議院來通過一個譴責的議案﹐克林頓必須接受譴責并且認錯。 《華盛頓郵報》的專欄作家理查德.科恩二十日撰文反對彈劾。他寫道﹕克林頓總統遭到彈劾的原因﹐不僅是因為他撒了謊﹐更因為國會中有人討厭他。克林頓這個人沒有什允D德的難關。說真話和說假話對於他并沒有什什洇O。說真話時起作用﹐他就說真話﹔需要撒謊的時候﹐他也就撒謊。然而﹐在萊溫斯基問題上撒謊并不構成彈劾他的理由。他認為﹐對於美國來說﹐克林頓最應該做的﹐是留在他的職位上并打贏彈劾這場仗。科恩得出結論說﹕克林頓雖然不是個值得同情的人﹐但同國會的這場仗卻值得一打。 華盛頓的另外一份大報《華盛頓時報》星期二的一篇專欄爭辯說﹕釵h人認為克林頓的撒謊不象尼克松在水門事件上的撒謊﹐所以夠不上彈劾的程度。但是﹐尼克松的案件并不是彈劾的最低標準。克林頓撒謊﹐違犯了法律﹐使得總統職位本身蒙受了羞辱。他必須象普通人民一樣﹐犯法就要付出代價。 《洛杉磯時報》這個星期一關於彈劾議案的報導﹐題目在中文里大約可以翻譯作“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報導是以這樣的句子開頭的﹕ “克林頓總統依靠嘴皮子能說會道造就了他的政治生涯﹐但是現在卻找不到什六 ̄膍茪中豰傍陸|的彈劾議案。”這篇報導指出﹐在彈劾案通過以後﹐克林頓恐怕只有緘口不言才對他最有利。《洛杉磯時報》的記者就這個問題采訪了哈佛大學的一位教授﹐他評論道﹕“克林頓如今甚至沒有辦法在轟炸伊拉克的問題上說服人民與國會﹐只好依賴他的國家安全顧問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來發言。” 《時代》雜志上周末宣布﹐選出克林頓與獨立檢查官斯塔爾為今年的年度風雲人物。《時代》的主編解釋說﹐因為他們兩人對今年的新聞影響最大﹐雖然這影響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