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評論﹕國內經濟和民眾福利是人民幣幣值人為低估的受害者--胡少江


2005.07.29

上個星期四,在中國政府宣布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當天,人民幣升值百分之二點一。國際市場在對此表示歡迎的同時,普遍認為中國政府仍在繼續地人為壓低人民幣幣值。

人民幣幣值在多大程度上被人為地壓低呢?如果以聯合國、世界銀行每年公布的世界各國貨幣的購買力平價作參照,一美元的購買力,大約與兩元一角人民幣的購買力相當。也就是說,此次小幅升值以前的人民幣匯率只相當於其購買力平價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換句話說,如果要使人民幣匯率與其購買力平價相當的話,人民幣應該升值百分之四百。當然,一國貨幣的購買力平價與其市場匯率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是這一比較還是可以為人民幣幣值被低估的程度提供一個大致的參考。國際間許多大的金融機構的經濟學家們對人民幣被低估的程度的估計,大多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三十五之間。按照這些估計,人民幣的市場價格大約在一美元兌換五元八角到七元五角之間。無論根據上述那一種估計,人民幣升值百分之二點一都離市場的期盼相差甚遠。

中國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強行使人民幣匯率與其市場價值背離,損失最大的還是中國自己。在討論人民幣匯率的時候,人們關注更多的是人民幣幣值低估所造成的國際間的貿易摩擦。正因為如此,當其他國家指責中國政府操縱人民幣匯率的時候,中國人想得更多的是中國在匯率問題上的國家主權,並容易由此產生對所謂的外國人幹涉中國主權的行為的憤怒。其實,一國貨幣偏離其市場匯率,對其國內經濟和人民福利所造成的損失遠比它導致的國際貿易摩擦、或者給其他國家造成的損失要重要得多。

人民幣幣值被人為地壓低,首先會造成中國資源配置的扭曲和經濟效益的損失。這種現象顯然是鼓勵出口和限制進口。多年來,中國的外貿不平衡現象不僅沒有得到解決,反而越來越嚴重。其中,人民幣幣值不合理是一個重要原因。一個國家出口是為什麼?是為了進口,為了滿足國內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中所需要的但是自己不能制造、或者制造起來沒有經濟效益的產品。說到底,出口是為國內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務的。但是,人民幣被低估,制約了進口的積極性,同時也人為壓低了人民的生活水準。與此同時,大量貿易順差導致中國急劇上升的外匯儲備。在無法有效使用這些外匯儲備的情況下,中國政府只得用它來購買大量的發達國家的政府債券。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急需資金來發展經濟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它現在卻用大量的外匯盈余去滿足美國等發達國家的資金需求。這就像一個窮人主動借錢給富人一樣的荒唐。

通過政府幹預來壓低人民幣幣值,也造成中國貨幣政策的混亂。在一個貨幣自由兌換和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的貨幣市場上,匯率會隨著國內外投資及貿易狀況的變動而變動。在中國,中國政府幹預人民幣匯率的方式,是由中央銀行統一收購對外經濟活動中的外匯以調節供求。當中國的外貿出口和外資的進入不斷上升時,貨幣市場上的美元的供給就會增加。中央銀行就會被迫用人民幣來買下市場上供大於求的美元。結果,一方面是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另一方面是人民幣在國內市場上的供給大量增加。

以這種方式來增加人民幣的國內供給有三個方面的惡果。一是推動國內的通貨膨脹。這個道理並不復雜,如果我們將人民幣當作一種商品,當他的供給超過需求的時候,它的價格就會下降。貨幣價格下降的表現就是商品價格的上升,這就是通貨膨脹。二是導致固定資產投資的盲目增長。中央銀行發行過多的貨幣自然會導致商業銀行的信貸擴張,這種信貸擴張和通貨膨脹結合到一起,使得企業固定資產投資更加便宜、資金的獲得更加容易。這正是中國現有經濟結構扭曲和中央政府控制固定資產投資成效不大的一個重要原因。三是進一步加大了未來金融危機的風險。今天給銀行的信貸擴張和無效的固定資產投資打開方便之門,等同於增加更多的未來的銀行壞賬。

政府以超經濟手段幹預匯率的另一個負面影響是助長市場上貨幣投機行為。當人們認識到人民幣幣值遠低於市場價格時,就會對人民幣進行投機。近年來,大量熱錢湧入中國正是這種投機的表現。對人民幣投機的一個直接後果是中國房地產價格攀升。根據上海的資料,過去三年來,將外幣匯入中國購買房地產、然後靜代人民幣升值後再套現出逃的資金逐年上升。去年竟然達到房地產市場的資金總量的百分之三十左右。這種國際貨幣湧入房地產現象,對真正需要住房的低收入老百姓是一個災難。

綜上所述,中國政府應該盡快減少對人民幣幣值的超經濟幹預,讓人民幣盡快地達到其市場價格水平。只有這樣,才符合中國經濟發展的需要,才會減少中國老百姓正在承受的福利損失,才能規避未來的金融風險。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