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評論﹕此次調升人民幣利率的國內國際影響--胡少江


2006.04.28

中國人民銀行昨天宣布,從今天起中國金融机构一年期貸款基准利率上調零點二七個百分點,由現行的百分之五點五八提高到百分之五點八五。這是自一九九六年五月以來,中國第十次試圖利用利率手段調整國民經濟,也是自二零零四年十月升息以來,人民幣利率的第一次變動。

与以前的利率調整相比,此次調整引起了國內外更多的關注。這是因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利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購買了住房,所以貸款利息的變化不僅會直接提高他們的還貸成本,也會間接地影響他們的其他消費行為﹔同時,當前美國、歐盟和其他主要發展中國家正通過各种渠道,要求中國政府實行更有彈性的匯率政策,放棄非經濟干預,讓人民幣根据市場的預期實現較大幅度的升值。此次人民幣利率的變化為中國及其主要貿易伙伴關于人民幣匯率的沖突增加了新的變數。

此次利率調整最大背景是,中國政府自二零零四年以來實行的宏觀調控政策收效甚微。自胡錦濤主政以來,此屆中國政府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和建立和諧社會的“新思維”。這個新思維表明,中國政府已經認識到過去那种竭澤而漁的單純追求增長速度的做法,已經對中國的資源、環境和長遠發展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根本無法持續。但是,中國政府的宏觀調控的方針遭到了地方政府和利益集團的抵制,巨大的失業壓力也增加了貫徹調整方針的困難。在這种情況下,各地區、各部門自行其是,今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与過去數年相比有增無減。以投資和出口來帶動經濟增長的扭曲的經濟結构日益惡化。這种趨勢正是此次調升利率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此次利率調整的一個特殊做法直接損害了中、低收入者的利益。那就是,此次利率調整僅僅上調了貸款利率,并沒有調整存款利率。這种做法不僅与國際通行的調整利率的做法不盡相同﹔也与中國以往利率調整的做法不同。這一做法顯然對中國經濟的現狀有著很強的針對性。這是因為,多年來中國金融系統的存貸差額日益增大,一方面是居民存款的大幅度上漲﹔另一方面則是由于銀行無法為這些增長的存款找到有效益的去處。這种易進難出的局面,使得銀行系統的效益十分低下。

但是這一做法是中國國有銀行對中、低收入人群的一次霸道的掠奪。中國的居民存款有兩种情況。一种是高收入者們的剩余收入。其實,許多私有企業主和政府官員的剩余資金或是投入了盈利的企業,或是寄存于國外的銀行,還有的通過購房來進行投資。衹有剩下的少部分存在中國的銀行中。另一种居民存款則是中、低收入者的預防性存款。這是由于在經濟和社會的轉型中,這些人需要存下一部分收入用于子女教育、家人的醫療、和退休后的生活必需。由于中國沒有完備的資本市場,中低收入者衹能指望銀行的利率來為這筆存款保值。現在,由于貸款利率的上漲,他們必須付出更高的成本才能擁有自己的住房,与此同時,存款利率与貸款利率相比相對下降,他們不得不接受國有銀行向他們轉嫁其效益低下的后果。

此次調升人民幣利率,也會進一步增加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在諸多影響匯率的因素中,一國貨幣与其他主要國際貨幣的利差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這是因為國際投机資本傾向于購買利率較高的幣种以提高收益。調整前的人民幣利率已經高于美元利率三個百分點左右,這种利差使不少國際投机家的“熱錢”流入中國,一方面利用利差盈利,另一方面又期待人民幣升值后進一步獲利。此次人民幣利率的調升雖然衹限于調升貸款利率,但是,人們普遍認為,長期巨大的存、貸利率差額是難以持續的,因此他們會將寶押在存款利率的調升上。而這無疑將加劇了貨幣投机者投机人民幣的動机。

如果更多的熱錢流入中國,而中國政府又想維持人民幣匯率不變,中國政府必須向市場投放更多的人民幣購買市場上涌現的美元。而這一擴大貨幣供應的舉動,則會降低調升人民幣利率對宏觀經濟調控的作用。這一點也充分顯示,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無論主觀愿望如何,包括貨幣政策在內的一個國家的經濟政策總是要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的。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