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政机關每年九千億的“公務費用”,除了吃喝、旅游和文山會海,其中也有一份特別支出,就是安排干部赴歐美“考察”、“學習”、“培訓”。這种出洋机會,是中共干部最為熱衷的。這里有一個例子──今年初四川省派出五名廳局級干部,到美國喬治亞州、明尼蘇達州去培訓,然后在美國州政府里當跟班,實地學習人家如何做官。這新版的“五大臣出洋”,歷時七個月,現已完滿結束。中共的吏治到底向現代民主國家的公務員制度學到了一點什么?
記得在清朝晚期,朝廷被迫推行政治改革,派五位大臣出洋考察”,歷時也是七個月。他們接受了西方文明的啟蒙与洗禮,回國后拿出了“君主立憲”的政改方案,擬定了實實在在的《憲法大綱》,即使是從現在的眼光看來,它的起點依然是很高的。衹可惜,清廷實行政治改革為時已晚,又加上滿漢民族的內閣大臣的席位擺不平,清廷仍要維持滿人的世襲特權。于是,改良被革命所取代,歷史的洪流進入了另一段河床。從晚清慈禧太后主導的改良到現在,又過去了一百年,中國城頭變幻大王旗,卻仍然未能邁過最初“君主立憲”那一道政改的門檻。
中共十七大的會期已日漸臨近,以胡錦濤為核心的第四代領導到底如何把“政治文明”和“和諧社會”落到實處,而不僅是光在嘴皮上唱高調?看來,他們還真是下了功夫。最近,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拿出了洋洋灑灑三萬字的《從經濟發展角度思考和設計政治体制改革》,這篇政治改革藍圖近期在人民網先見光,繼而胡錦濤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成員“集体學習”,切記──不是集体討論和集体研究。胡錦濤依照這個政改藍本,強調未來中共要做到“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顯然,這份文本已是中共十七大板上釘釘的政治基調了。
這個政改藍圖主要講的是什么呢?它講的是“党主立憲”。這個“党主立憲”比一個世紀前慈禧太后的“君主立憲”還要保守,還要倒退。清末的君主立憲《憲法大綱》還規定至遲到一九一七年要有國會,這部大綱基本脫胎自日本“明治維新”的明治憲法。雖然主張革命的共和派等不及清廷的改良了,辛亥革命使得國人再也見不到“君主立憲”是個什么模樣。但無可否認,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歸來之后,他們和改良派一同起草的《憲法大綱》,要比一百年后中共的“党主立憲”要進步得多、民主得多和文明得多。
原來,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執筆的這篇《從經濟發展角度思考和設計政治体制改革》,是要堅持中共一党獨裁,一党專政。就是說,由共產党去“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那么科學、民主和依法体現在什么地方?說出來真是令人有時光倒流一百年的感慨。他們所要的“党主立憲”不是与民分權,為國立憲,而恰恰是共產党更要加強壟斷權力和資源,政府、軍隊、人大、政協、司法、新聞、國企統統要接受党的領導。這還叫什么政治改革?不如仍然叫“四個堅持”或者“十個”、“二十個堅持”好了!
准确一點說,這份政改綱領應該叫做“政治倒退”。因為從胡耀邦、趙紫陽時代就要求在國營企業中實行“党政分家”,而今日中共第四代領導的政改走向卻是“國企的董事長必須兼任党委書記”。
更加恐怖的是,這份政改藍圖還賦予已經“領導一切”的共產党有更多生殺大權。因為包括土地在內的國家經濟資源也規定是由党來掌管,而且隨著某一階段“党的中心工作”的轉移,“全党”的注意力和聚集點也跟著轉移,比如可以全党管新聞、全党管治安、全党管意識形態……
近期大陸意識形態的全面收緊,從頻頻整肅傳媒,到《世紀中國》等網站被封,再到《突發事件應對法》,這都是全党去抓“中心工作”的結果。因為,這一時段“党的中心工作”就是抓好意識形態。而對思想文化界的反复清剿,就是為十七大的輿論主調立下規矩和基調,屆時“全党”同步,在十七大上為第四代的所謂“政治改革”保駕護航。
十七大召開時,距离清朝滅亡就快有一個世紀了,中國人好像忽然發現,大家都進入了時光隧道,回到了一百年前的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