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民特區:選舉歪風受到打擊

0:00 / 0:00

最近,台灣高雄地方法院對一件有關選舉的案件作出了裁決,而這個裁決可以說是台灣開始地方自治、又或是有選舉歷史六十年以來最震撼的一個判決。

先前,高雄地方法院受理了去年高雄市長選舉的落選人、國民黨籍的黃俊英所提出的“選舉無效”和“當選無效”之訴訟,而其一主要是要針對選舉委員會,訴訟指當時的選舉是無效,至於“當選無效”的訴訟主要就是針對那個高雄市市長的當選人、民進黨的陳菊。高雄地方法院經過近半年的時間審理這案件後,於上星期作出裁決,對於“選舉無效”之部份,裁定為申訴人敗訴,但是對於當時當選為高雄市市長的陳菊,則被法院裁定為“當選無效”。法院的判決書指出,在去年選舉的時候,陳菊方面之陣營做了一些事情影響了當時的選舉,使得黃俊英落選。

其實事情是這樣的,在去年十二月高雄市市長選舉投票的前夕,民進黨陳菊之陣營召開了記者會,並播放了一些錄影帶顯示黃俊英之陣營賄選,指他們發給一些人金錢,要那些人去參加他們的造勢晚會。雖然當時指證歷歷,但是事後經過警方調查,結果是事情並不牽連到黃俊英。不過,當時黃俊英就以逾千票之差落敗了,於是黃俊英便向法院提出了“選舉無效”和“當選無效”之訴訟。其後,法院認為陳菊之陣營在選舉投票前夕使出這樣的“陰招”,其實是一種負面的文宣,藉以使黃俊英落選。根據刑法之相關規定,法院裁定陳菊“當選無效”。不過,這個有關選舉的訴訟還要經過高等法院二審才可作出最後的裁決,如果高等法院維持原判,陳菊便不可以當市長,而高雄市便要重新選出市長。

這次對於台灣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震撼,也是台灣在司法獨立方面邁出的第一步。一直以來,台灣的法治和司法獨立都遭受到詬病,尤其是在國民黨執政期間,曾經有些人說過法院是國民黨開的,到了民進黨執政的時候,彷彿也沒有什麼變化,法院就是民進黨開的,因此台灣的司法經常受到政治干預。不過,自從總統夫人吳淑珍和台北市的前市長馬英九先後被起訴,再加上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謝長庭也因為高雄捷運的政治獻金案而被檢調機關去調查之後,從這些案例可以看出台灣的司法機構是極力想去走向一條司法獨立的道路,是抗拒政治干預。其實,這是一個好的現象,對台灣的司法來說是一個正面的發展,值得我們去樂觀其成。而台灣在司法獨立方面究竟是否可以邁出重要的一步呢?這就要看高等法院二審之裁決,究竟是否維持原判。

此外,這次事件還有一個十分重大的意義,就是對台灣於過去一直為人所詬病的選舉歪風,尤其是使用那些抹黑或負面文宣的做法來說,是一個致命的打擊。日後,如果人們還去攪一些負面的文宣,落選的人便可以按照這些案例到法院提出訴訟。而民進黨最擅長就是在激烈選舉的投票前夕,以這些“慣技”去抹黑對手,使得對手百詞莫辯。不過,這些做法以後會難以得逞。當然,在民進黨黨內對於這個裁決一定認為是司法不公,而國民黨就會認為是還黃俊英一個公道。

不過,陳水扁竟然不顧其中華民國總統的身份、不顧政治中立而去批評法院之裁決,這是另一種政治的干預。但是這也是不要緊了,陳水扁還不到一年便要下台,目前他只是“跛腳鴨”總統。我們希望台灣的民主政治在陳水扁下台之後,會有一些好的發展,過去的歪風會一掃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