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會議員專訪(2): 何俊仁談香港政制發展及行政立法關係

很多人都同意,七月一日的五十萬人大遊行,為香港的政治及民主發展,揭開了新的一頁。今天的節目中,我們聽一聽民主黨副主席何俊仁如何看七一後董建華政府與民主派立法會議員的關係、政制發展、及今年底的區議會選舉和明年中的立法會選舉。 何俊仁說:董建華完全沒有這樣的胸襟、量度去聽意見,也沒有這樣的智慧去汲取政敵的優點、長處或真知灼見,這是他最大的短處。很多人將他比喻為一頭牛,牛脾氣、牛性格,亦是牛的眼光,看得短;但他忠心,所以主人對他好,認為既然他耕了這麼多年,便任由他在餘下日子繼續耕作。

何俊仁認為,行政長官董建華的施政方針及辦事作風,不會在七一大遊行之後有根本的改變,原因除了因為他個人的性格外,亦由於他仍然在立法會內掌握大多數票, 他說:我看未來行政與立法關係改善的空間不大,這要直至二零零四年立法會選舉後,如果民主派在立去會得到的議席接近、達到或甚至超半數時,才能產生決定性影響。所以未來政府在手段上或姿態上可能會有所緩和,但當他仍然掌握民建聯、自由黨及早餐派相對穩定的支持時,相信董建華仍然會以行政主導的方式,繼續貫徹他以往的施政方針。他與民主派的關係仍然會緊張。

除了《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的問題外,另一個市民即將面對的重大議題是二零零七年之後的政制發展檢討。雖然自由黨在七一之前,修改了黨綱,將爭取在零七年或以前普選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的字眼刪去,改為視乎政制檢討的諮詢結果決定具體訴求。而民建聯亦一直表明反對在2007/2008年進行普選,但何俊仁認為,七一帶來新的變數,他希望市民利用他們的選票,在年底的區議會選舉及明年中的立法會選舉,再一次告訴政府及親中陣營,他們對普選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的訴求。 何俊仁說:明年的立法會選舉,以至本年底的區議會選舉,其中一個重要議題,是透過選舉作為公決,去決定是否在二零零七年普選行政長官,去表達市民的意願。

何俊仁還表示,如果政府認為民意不夠清晰的話,可以進行全民投票,或民意調查,以簡單多數決定香港民主的發展步伐。他認為:最理想的方法是全民公決,如果不能夠採用,可以做民意調查,用公道的方法,預先將調查方法公開討論,再交由幾間民意調查公司進行。但問題是大家是否接受由民意作最後的決定因素呢?如果是的話,我很有信心,零七及零八年分別是普選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的時刻。

不少人認為,民建聯及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主席曾鈺成,在《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事件中,失去民心及不少選票;不過,何俊仁認為,在即將來臨的區議會選舉中,民建聯仍然有實力擊敗民主黨,而曾鈺成依然是民建聯內,唯一有能力出任領袖的人物。他說:縱使他們受到挫折,但民建聯仍然是不能忽視的政治力量。區議會選舉選區細,要靠網絡、人脈,可以說,民建聯在這方面絕對佔優。曾鈺成有很長的從政經驗,有清晰的思維,有很強的議政能力。我看不到現時有誰可以挑戰他的領導地位,其他人與他相距太遠。

何俊仁表示,為迎接明年的挑戰,民主黨各級議員會在未來的日子,加強地區工作,爭取政治表現及培訓治港人才,並會加強與民主派的溝通及協調,希望在選舉中爭取更多議席。(華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