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齡逝世:前塵未落

蔣介石夫人宋美齡生於一八九七年,上星期在美國紐約逝世,去得安然,卻掀起了不少前塵往事。

宋美齡的傳奇,不只在個人,也不單在蔣介石的一生。更重要的是宋家三姊妹所牽引出來的人脈,構成了中國現代史。

無論在大陸、台灣或海外,華人社會都流傳著所宋家姐妹的愛情故事,所謂靄齡愛錢、慶齡愛國、美齡愛權。

大姐靄齡曾經是孫中山先生的秘書,也曾被當時已婚的孫中山熱烈追求,不過在父母反對下,宋靄齡嫁給後來成為中華民國行政院長兼財政部長的銀行家孔祥熙,四九年後夫婦到美國定居,一九七三年在紐約逝世,孔家目前在美國還有不少資產。

反而是二姐慶齡後來不顧父母反對,到日本與孫中山私訂終身,一起從事革命。一九二七年,國民黨分裂,宋慶齡聲討蔣介石,不過當時她的弟弟宋子文已經和蔣介石合作,孔祥熙也站在蔣介石一邊,同一年,宋家最小的美齡也與蔣介石結婚,慶齡形同孤立。直至一九三六年西安事變,為了挽救國家,宋慶齡再次與美齡聯繫,合力營救被張學良軟禁的蔣介石。

到四九年後,宋美齡跟隨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退守台灣,宋慶齡成為新中國的副主席。不但兩岸割裂,兩姐妹也從此沒有再碰面。

宋美齡與蔣介石結婚後,一直是他的得力助手,美國與國民黨政府的良好關係也由她一手促成。在李登輝成為國民黨主席前,她一直是國民黨政府外交政策的主導者,她晚年退居紐約,但意見仍然受到國民黨人重視。

宋家三姐妹的確左右了中國現代史,不過現代中國的分合也影響了宋家姐妹的關係。

宋美齡一九六五年訪問美國,國民黨的資深外交官員陸以正當時擔任他新聞官,他在回憶錄《微臣無力可回天》中憶述,當時有美國記者問宋美齡對宋慶齡的看法,宋美齡回答,我們雖然政治理念不同,但姐妹還是姐妹。說完就立即離開。

二戰時美國的駐華空軍指揮官、飛虎將軍陳納德的妻子陳香梅透露,宋慶齡晚年確想與妹妹和好,她也曾為宋慶齡帶親筆信給宋美齡,不過宋美齡不為所動。

一九八一年,宋慶齡在大陸逝世,北京透過關係轉告當時在美國的宋美齡,但宋美齡沒有任何表示。

一九九八年,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的夫人嚴倬雲到上海,受宋美齡之託到宋家墓園祭拜,但並刻意避開宋慶齡的雕像及墓地。到底是嚴倬雲的還是宋美齡的意思,嚴倬雲不肯表態。

宋美齡在政治上發揮的最大影響力是搭起了中美之間的橋樑。

十歲就到美國讀書的宋美齡,能操流利英語,在二次大戰期間,她以中國戰區最高統帥夫人的身份,以戰爭與和平為題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爭取美國的援助。

一九四三年時這短短二十分鐘的演講,震撼了美國人的心,成功讓美國政壇支持蔣介石,身穿旗袍的宋美齡也將中國帶入西方社會。其後蔣介石出席開羅會議,宋美齡也陪伴左右,成為中、英、美三大巨頭外的重要人物。

隨著國民黨退守台灣,蔣介石在國際政壇上的影響力不再,反而宋美齡在美國社會得到的尊重,並沒有褪色。

宋美齡當年對中美關係貢獻,台灣的前總統李登輝對有另一番解讀。

李登輝在一個公開場合提到中國抗日的一些歷史時暗示,宋美齡當年聯美抗日,是進行金錢外交,只不過是拿錢向美國企業界遊說,進行中國料理外交。李登輝這樣說:蔣夫人昨天已經去世,那時候的情形,如果我不講你也不知,羅斯福整個家族與中國的關係,就是羅斯福一家與中國做生意,當然就要給他們好處了,藉著羅斯福家族的關係,蔣宋美齡才能拿著錢到美國各企業遊說,給他們好處,用這種方法來建立外交關係,所以後來蔣夫人才能到美國國會演講,讓美國幫助中國去扺抗日本,蔣夫人到美國遊說,大手筆給他們好處,說好聽就是中國料理。

李登輝說,中國社會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才永遠走不出去。

對於李登輝這番話,宋美齡的孫媳婦蔣方智怡說,她相信公道自在人心。蔣方智怡又說,如果李登輝拿不出證據來,損害的不只是宋美齡,還有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的信譽。

蔣宋美齡晚年淡出政治,想不到死後仍然引起政壇的風波。在政治與家族的角力中,宋美齡比原訂提早蓋棺,風風雨雨是否就可以平息,下一集,我們來談談。(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