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國共秘密談判(三)

到了60年代中期,蔣經國在台灣已經實際執掌政務。据最近發表的史料披露,1965年7月,原國民政府代總統李宗仁落葉歸根般地回到大陸。也野L帶去了什井H息,也野L的行止触動了海峽那邊一班人的什仃﹋銦A總之,就在這年夏天,据說,十年前曾經受周恩來之托向台灣傳話,卻一直沒有得到回音的曹聚仁,再度被蔣經國由香港秘密接到了台灣。曹先生當時也已經不年輕了。据文章說,他見過蔣經國后,于十月間赶到了北京。當時北京雖然正熱熱鬧鬧地開著全運會,討論著國民經濟長遠規划,政治火藥的味道其實已經散發出來。因為,毛澤東已經在會上問出"如果中國出了修正主義,你們怎凶?" 這种咄咄逼人的問題。曹聚仁并不知道這些。据說他先在北京見了毛澤東和周恩來,立即返回台灣复命。三天后,在蔣經國的陪伴下,蔣介石秘密接見了曹。据一位名叫陳敦德的作者披露,這次會見只有三人在場,曹傳達了北京方面的信息之后,与蔣氏父子共同擬出一份似乎是綜合了雙方意見的"六項條件"──應該說,這六條相當荒謬,無論口气、用語,包括條件本身,都十分可疑。今天,在我們共同審視兩岸和談的可能性的當口,權且把這份可能最后由曹先生本人或后人轉述的內情開列出來,供諸位參考鑒別。 這1965年"六條"是這樣的:(1) 蔣介石協同舊部回大陸,可以定居在浙江省以外的任何一個省,仍任國民党總裁。北京建議撥出江西廬山地區為蔣介石居住与辦公的湯沐邑。("湯沐邑"三個字的使用太不倫不類,蔣介石似乎不至于將自己認作受毛澤東賜予的前朝遺族)。(2) 蔣經國任台灣省省長。台灣除交出外交与軍事外,北京只堅持農業方面必須耕者有其田。其他政務,完全由台灣省政府全權處理,以20年為期,期滿之后再行磋商。(到那時,台灣完成土改已經十多年,北京方面不可能不知道)(3) 台灣不得接受美國任何軍事与經濟援助;財政上若有困難,由北京照美國支援數額照撥補助。(大陸當時剛剛由三年經濟困難時期恢复過來,似無此能力,更況且台灣并未出現財政困難)(4) 台灣海、空軍并入北京控制。陸軍縮編為四個師,其中一個師駐廈門、金門地區,三個師駐守台灣。(5) 廈門和金門合并為一自由市,并為雙方緩沖与聯絡地區。該市市長由駐軍師長兼任。此人選由台北征求北京同意后任命,資格應為陸軍中將,政治上為北京所接受。(6) 台灣現任文武官員官階、待遇不變。人民生活保証只提高、不降低。据文章披露,會見之后,曹聚仁老先生很是興奮,只等北京認可后,即正式派人北上赴大陸了。不料1966年6月,開始了文化大革命──北京對台工作停頓。而對台灣方面說來,似乎又是一次"以主義光复大陸"的机會。強大的政治攻勢再度發起:"大陸政權分崩离析"、"反毛力量聯合起來共同討逆"……。海峽兩岸進入新的一輪冷戰与抗衡。待到緩和的聲音重新發出時,已是1980年代初。從葉劍英委員長九條《告台灣同胞書》,又是20年過去了。在大陸的改革已經快把共產党弄得空俱其名,而台灣的國民党也已經不再能夠獨裁的情況下,這延續了七十多年國共仇恨,難道還解不開嗎?過去結了仇的政客的接班人,難道還要向毛澤東、蔣介石那樣,把兩邊中國人的性命、財富、安宁、尊嚴,當作自己的籌碼來耍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