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年剛剛來臨,雖然公元二千年一月一號是否新世紀的開始,有不少的爭議(有人認為2001年一月一號才是),但不少人就趕在本世紀末最後一日這個特別的日子結婚,以留紀念。所謂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溜夜趕科場,不少調查數字顯示,多個地區的離婚率有上升的趨勢,以亞洲為例,台灣、香港、中國等地方的離婚率都在上升,其中台灣及香港更在亞洲分別名列榜首及第三位。今天的專題為大家比較一下兩岸三地離婚的情況。台灣內政部月前就台灣与其它地方的離婚率作比較,顯示台灣離婚率雖較歐美等國為低,但在亞洲卻名列榜首。根据台灣民政部的資料顯示,每四對夫婦就有一對離婚,相對於八十年代初的二十三比一,在二十年間,台灣的離婚率上升超過五倍。數字又顯示,台灣人結婚少於5年的夫婦,離婚率最高,佔總數34.85%(超過三成),而年齡介乎30至34歲的男女的離婚率最高,超過22%(超過兩成)。據統計,過去10年台灣的離婚率平均每年增長六個百份點(6.4%)。台灣晚晴協會為離婚人士提供輔導及法律援助,其創辦人施寄青認為,台灣離婚率上升与海峽兩岸來往漸頻繁有關,現有三十萬台商在大陸,她說,有人以說笑的方式表示,每十個台商,十一個"包二奶",這對台灣家庭做成很大的打擊。除此之外,施寄青認為,社會的急劇變遷,從農業社會到工商業社會所做成的經濟壓力,亦是導致離婚率上升的因素。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陳美華認為,台灣婦女越來越重視自已的基本權利以及經濟漸趨獨立亦有關係。香港離婚率近年亦持續上升,成為亞洲區第三個高離婚率的地方,一九九九年,香港司法機構發出的離婚令達一萬三千多宗,相對同年二萬四千多宗結婚個案,即大約每兩對新人結婚,就有一對夫婦離婚。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婚姻調解服務督導主任陳霍玉蓮表示,過去十年,香港離婚個案上升超過一倍。陳霍玉蓮認為,香港離婚率上升与婚姻觀念轉變有關﹐兩性角色轉變亦是主因之一。她又說,香港住屋的問題給婚姻帶來不少的壓力。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婚姻調解服務的個案顯示,離婚率最高的年齡組是31到40歲,另外,結婚年期11至15年的夫婦離婚率亦是最高,陳霍玉蓮表示,這正是婚姻從沖突至和平的階段,亦是人生面臨事業家庭的高壓力期。下一集我們再會詳細探討這個問題,歡迎到時收聽,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