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執政超過半個世紀的國民党在三月十八日的總統選舉中慘敗,令已分裂的國民党進一步分裂,任總統及國民党主席達十二年的李登輝最終敵不過党內外的壓力,上星期五正式辭去党主席一職,並推選副主席連戰任代主席及國民党改造委員會召集人,連戰呼籲國民党走出悲憤,從新出發,党的中興從今天開始。他承諾三個月內提出改造方案。大部份評論都認為國民党的前途在於其改革是否成功,若成功則國民党仍有可圖,否則會變為可有可無的小党,甚或成為歷史名詞。含著銀鎖匙出生的連戰一直被指欠缺領袖的魅力,能否挑起改造國民党的重任呢?時事評論員鄭漢良認為仍然擁有龐大政治經濟力量的國民党不會輕易消失。不過,台灣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瞿海源對連戰領導國民党未來的改革並不樂觀,他認為國民党若不切實党內民主化,極有可能變為可有可無的小党。但是,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統籌員王家英對國民党的改革就較樂觀,他認為不能低估國民党內中生代的精英。在李登輝面臨党內外要求他辭去党主席一職時,輿論多認為領導國民党改革的會是馬英九,有傳媒甚至預測連戰會淡出政壇,結果連戰從李登輝手接過權力棒,而馬英九則成為李連兩派的共同戰靶,日前公布的改造委員會名單共五十四人就沒有他的份兒。事實上,改造委員會名單公布後,已引起党內部份人士的不滿,指委員人選"自已就是該被改革的人",看來,國民党的改革一起步已不太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