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茶居﹕全國統考的廢存--嚴九鼎


2000.04.30

近日,中國教育部決定取消全國普通高中的畢業會考,高中生畢業考不考試和如何考試,下放給各地教育部門自行決定。 其實這和前朝科舉一樣,在地廣人眾的中國實行定期、定題的全國統考,它雖有抑制批閱考卷者憑個人好惡去取舍的作用,給"走后門”制造一定的難度。但它确系扼殺個性和創造性思維的陷井与絕谷,那几份考卷背后堆積如山的功課作業,更是摧殘了億万青少年的身心。 由于教育事業長期滯后,高等學校的數量与師資嚴重短缺。自九十年代起,中國的考試制度變出了若干花樣,那就是每年的"三大考試",第一為應屆畢業高中生的全國高考;第二為成人高考,即是形形色色的業余大學、電視函授大學乃至名不經傳的"野雞大學",只要你通過了這一成人高考,學歷亦可承認,雖然此類文憑并非在所有單位、公司都能得到尊重;第三是自學考試,參加這一考試的几乎全部是在職的國家机關干部,自然"貓膩"最多。因為如今要做官、要評職稱,必須擁有一紙文憑,所謂自學考試,都是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政法干部就要通過法律考試,稅務人員就要通過稅法考試,如此類推,都屬相應的大專單科文憑,胡亂讀几冊單位免費發給的學習資料,誰都可以來"濛事",反正彼此別當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算了。 其實這些自詡為"中國特色"的教育改革和考試改革,倒也自古有之,堪稱國粹。原來從唐朝起科舉考試就分三類,一是"生徒",即各地的學堂書院、國子監、太學的學生考試,与現時高中考大學,大學本科考研究生等同;二是"省試",即各地不在校的讀書人(如在家寒窗苦讀又或私塾學生),自己向所在的縣份報考,此為"鄉貢",登榜后再到尚書省考試,故稱"省試",它与于今的成人考試确有相似之處;三是"雜色"(這原系對這种考試的蔑稱,但它并無固定名稱,只好從俗),即有某种專長的人士,經人推荐,再由皇帝下詔召來考試,它多為臨時性的,不為翰林所重視。它大抵相當于今時的自學考試。 原來我們現代中國人,兜了一大圈,還是回到老祖宗的故轍上了。近年國內的校園与考場風波迭起,"教育危机"的呼聲終于在今春達到最高分貝。教育如何改制?我們這輩人還能想出什么新招嗎?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