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來愈來愈多的華人移居美國,華裔消費力上升,生活水准也不斷提高。下面請听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含青的采訪報道。据香港《明報》報道,美國的人口統計顯示,美籍華裔人數正在上升,根据有關資料以往移居美國的華人,只占美國人口的3%,但自90年代后,華人移居美國的人數增加,因而成為美國國內發展最迅速的种族團体。在未來的數十年中,華人人口預料將持續上升;到2050年,華人將占美國全國人口的8.2%。此外,美籍華人的家庭收入和教育水平亦為全國最高,這更使他們的消費力不容忽視。房地產業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華人的消費水平。美國大華府地區頗有聲望的房地產商之一王志浩先生,首先介紹了這一地區華人買房的情況:中國人買房子的比往年多很多,因為大陸出來的留學生和學者大都又了工作。大部分人是做電腦工作的,有些原來學鋼琴、學中醫中文的人也都該行轉到電腦行業。如果夫妻兩人工作,年收入就有十万以上。所以很多人買新房,而且是三、四十万的房子。還有的年輕小夫妻一來就買五十万的房子。還有些人是將舊的小房子換新的大房子。据王志浩先生本人的了解,他認為華人的生活水准要高于一般白人:以前不敢說,現在華人的生活水平肯定比白人高,我這只是根据我自己的感覺說的。但現在利率低、失業率低、就業机會有的是。有些顧客的年收入高達十四、五万,夫妻兩人工作的話,如果不買五十万的房子,所得稅就得交很多。由于王志浩先生的主要顧客是華人,他的房地產生意是每年越作越好,他說:我們的業績是不斷翻番。95年的銷售額是三百万,97年是一千三百万,98年是兩千四百万。另一位房地產商柯天然先生對此也頗有同感:我是92年開始做房地產的,現在的市場是非常好,華人買房的很多,主要是留學生都開始有了穩定的工作,家庭收入都在十万以上。王志浩先生的顧客,從上海來的李女士和她的先生都是作電腦工作的,李女士向記者談了她的買房感受:(房地產商)問我們什互O最重要的,我們說學校最重要,因為我們有一個三歲的孩子。然后我們就第一次去看了一棟房子,我們都很喜歡。回家以后,我們心里很矛盾,這是我們第一次看房子,沒有人第一次看房子就買下的。但是因為我們實在都很喜歡,所以當晚就給了報价,后來在我們的報价上加了一點錢。我們都挺滿意的。以上是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含青的采訪報道。美國的社會調查顯示,美國的華人在生活水平上是相當兩极分化的,中港台三地受過良好教育的移民,大多能夠加入白領階層,得到較高的收入。但受教育程度不高、不懂英文、生活在中國城的移民,釵h還生活在貧困線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