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直是台海兩岸關係之間的主要因素,1950年代的台海戰事及1996年的台海危機,美國都扮演了關鍵的角色。有評論更指台灣的前途與中國統一與否,都掌握在美國手上,到底美國因素在兩岸關係中的影響有多大?
台灣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教授邵宗海說,美國對華政策模糊,一方面說台海問題要和平解決,但從來不說中國要不要統一,另一方面說尊重台灣人意願,但又說不支持台灣獨立,邵宗海認為,美國有意建立模糊空間,以便左右逢源。
中國廈門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劉國深表示,美國介入兩岸關係是利益所在,過往,美台關係的利益遠大於中美,但近二十年,中美台三邊關係的利益結構起了很大的變化,兩岸的利益結連越來越密切,同時中美之間的利益連結亦超越了美台間的連結。
劉國深說,美台關係逐漸被淡化為中美關係的一部份,台灣無能力在這三邊關係上起到決定性作用。台灣往往成了美國的一張牌,美國的對華政策實際上已經決定了台灣的前途。美國對台政策的底線是反對大陸以武力實現統一,同時亦反對台灣尋求法理上的獨立。他認為,兩岸關係一緊張,美國就有利可圖,兩岸關係轉好,美國就插不上咀。他認為,說到底,中美關係是大局,美台關係最終還是要順服中美關係。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中心研究員陳文賢認為,對美國而言,兩岸維持和平是它最大的利益,對兩岸的互動,美國關心的是過程而非結局,過程必需是和平的;但中國就希望達成統一的終極目標。
不過,劉國深認為,無須過份誇大美國的影響,美國因素並非決定兩岸互動的主要因素,關鍵還是在於兩岸雙方,美國只是外部因素,由於兩岸缺乏共識,致使外因起作用。
在美國的對華政策中,最能觸動中國領導人神經的當然是台灣問題,當中最敏感的就是出售武器予台灣。
1978年,中美建交,而美國國會同時通過一項所謂《台灣關係法》,北京最關切《台灣關係法》中的其中一項就是對台軍售,而美國是現時唯一售賣現代化武器給台灣的國家。
陳文賢表示,未來中美台三方依然會就此繼續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