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万花筒: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將合并為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的歷史同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歷來是通過建立兩個不同博物館來分別展覽的。不過最近有消息說,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將合并為國家博物館。

中國革命博物館建立于一九五九年,位于天安門廣場東側。是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而建的北京十大建筑之一。該博物館主要收藏中國近現代歷史文物和資料,并研究、展示和宣傳中國近代和現代的革命歷史。按照毛澤東的定義,中國近代和現代史就是中國革命歷史,就是共產黨打天下的原因和坐天下的理由,所以才有革命博物館一稱。

中國歷史博物館前身是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在一九一二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將該博物館改名為北京歷史博物館。一九五九年十月在新建筑開始使用時,正式改名為中國歷史博物館。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也就是在文化大革命時期。這兩個博物館曾經合并過,名稱為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但到了一九八三年,中國歷史博物館又恢复獨立,把辛亥革命到四九年的陳列劃歸中國革命博物館。

最近,這兩個博物館計劃合并組成為國家博物館。据《文匯報》報道,中國革命博物館將在國家財政的支持下進行改建、擴建工程。此後兩個博物館將合二而一。有關官員表示:可以肯定在北京奧運會前,包括國家博物館在內的一批國家級博物館將建成亮相。

我們找到中國歷史博物館的老專家羅先生。他表示,這兩個博物館在歷史上合了又分,分了又合,本身也是歷史的諷刺。過去合并是為了突出革命,那時認為中國革命歷史才是有价值的,現在合并是認為中國革命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只是一個部分。這次合并是中央領導的決定,也是中國與世界接軌的体現。

老專家羅先生指出,合并不僅是規格的提升,在財政撥款和人員使用方面都會得到有關方面的進一步重視。今後的國家歷史博物館,會有更廣闊的視角、更丰富的內涵。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會得到更加系統和深入的展示。

文化部有關方面的官員周女士指出,關于國家歷史博物館的籌備工作已經由來已久,現在一些籌備處的工作人員都退休了,到今天才最後決定。說明這個計劃的實現有許多具体困難。她說:在中國走向市場化的今天,中國革命博物館已經無法維持基本觀眾數量,對于海外的游客和旅行團缺乏足夠的吸引力,所以博物館的合并勢在必行。同時,還准備把專門陳列國家領導人接受的外國禮品的友誼博物館,也合并到正在組建的國家歷史博物館里,那時候這個新的博物館就可以吸引大量國內外觀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