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中國北方的一些火鍋店在鍋底放入罌粟殼,也就是制作鴉片的原料,認為湯料的香味和濃味可以吸引客人上癮,日前廣東又發生了同類案件的新花樣。根据《南方周末》的報導,位於東莞市大岭山鎮,名為回味雞快餐連鎖店的東莞塘廈分店和該連鎖店在廣東的二十三個分店被執法單位查封,將他們的回味雞和其他湯料進行采樣化驗,查出他們在烹飪過程中加入罌粟殼粉作為調料。其招牌菜回味雞更是必須用這种調料,使得這個菜式有吸引顧客的獨特風味。
廣東省衛生監察所得干部介紹說:以前發現的都是在火鍋湯料里加入罌粟殼。但將罌粟殼磨成粉直接加入食品中還是第一次見到,以前在檢查中罌粟殼很容易發現,現在他們磨成了粉來用,只有在有線報之後取得樣品,通過試驗室分析才能檢驗出來。
廣東省的一位食品監察部門的王先生回答我們的采訪時說,其實在《食品衛生法》里面早就明文規定了不准使用罌粟殼等含有嗎啡等成分的調味品,這些人是知法犯法。其實人們都知道早在一九九一年衛生部和公安部就已經發出了《關於查處在食品中使用罌粟殼等違法行為的通知》,但是依然屢禁不止,一來是這些人唯利是圖,二來是這方面打擊的力度還是不夠,不足以阻嚇這些不法商人。
廣東一位知情人宋女士表示,回味雞連鎖店是這次打擊毒品風暴中的一個小案例,用罌粟殼在三、五年前在廣東比較興旺,但是後來人們看到入這些貨容易暴露利潤不高,每公斤售价還不到二百人民幣,人們早都不做了。東莞的這個連鎖店實在是非常笨,正好符合打擊的條件,對於公安來說成本打擊他們成本又低、風險又小,報上去一樣是很好的反毒成績。她指出其實只要開車到廣東去走一走,就知道這個案例真是小巫見大巫,現在吸毒已經在富起來的人群中非常普遍,而且最流行的就是四號白粉。公安機构要是真想立大功也不是很難,可是連打擊罌粟殼這類案件都說沒有經費,要打擊利潤更高的毒品生意,他們的成本就更不夠用了。他們不是不知道,為什么不去打擊原因就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