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有十個國家共有二十六艘航空母艦。其中美國有十二艘,印度、阿根廷、巴西、泰國等發展中國家也有自己的航空母艦。就連日本也在一九九八年下水了准航母的大型艦船。一位軍隊的研究人員接受我們采訪時表示,現在中國軍隊里大家都在爭論到底建造核潛艇,還是建造航空母艦。
這位研究人員指出現在主張開始建造航空母艦的人數越來越多,認為不開始這個戰略步驟,就永遠不能變成軍事強國,改變不了海上劣勢的情況。
海軍一個研究所的研究員尹南先生認為,現在中國不開始制造航空母艦最主要的原因是政治原因。一些西方國家看到中國實力不斷增強,就拋出了中國威脅論,想遏制中國各個方面尤其是軍事方面的發展。周邊的一些國家也對中國的國防力量存有戒備之心,而穩定周邊環境又對中國非常重要,發展經濟才是中國現在最主要的任務。所以中國現在不造航母是中國現階段的正确選擇。
一位國防部門的戰略專家就認為,從花費來看航空母艦是一個巨大的奢侈品。以美國的尼米滋為例,它的建造費要四十五億美元,即使是輕型航母也至少載有二三十架飛機。此外,航空母艦必須編成艦隊,除了航空母艦之外還要有兩三艘導彈巡洋艦或驅逐艦,兩三艘反潛驅逐艦或護衛艦,一至三艘攻擊型核潛艇、一兩艘後勤補給艦,此外還有艦艇上數以千計的海軍和工作人員的花費,以及維修停泊的後勤海軍和工作人員的花費。這位專家認為理論上至少要有三艘航母才可以形成戰斗力。這樣算下來上述的經費至少還要乘三,他算完這筆帳之後說:實在太貴了。
北京的一位社會科學工作者認為,目前不主張建造航空母艦的意見占上風,但是這些理由還是不夠充分,無非是怕西方講話和周邊國家講話,其實中國在其他方面似乎不在乎這些所謂輿論了。他認為中國花了大量的經費去干勞民傷財的工程,還不如實實在在建立南海的威懾力量,免得中國的老受到一些周邊國家的武裝騷扰,國家強大還是要体現在具体的軍事力量的,光說中國經濟如何如何好是不能解決這些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