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以國家安全作基點為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引起了國際間對香港的民主、自由,以及一國兩制的關注。而在香港,就分別有支持和反對立法的陣營,不過從遊行、示威的參與人數,以及對政府有關諮詢文件作出的回應來看,大部分的香港人選擇了沉默。
美利堅大學學者高瞻認為,今日香港人選擇沉默,或許是不覺得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會為他們的生活帶來甚麼影響,所以不去理會,但她警告,當影響滲透到每個人的生活中,就已經太遲了。
高膽表示,二十三條立法後香港人的自由空間會被大大壓縮,到時為了不去觸犯基本法二十三條,大家都會變得小心翼翼,她形容,這種在有限空間下的自由,根本是要香港人戴著枷鎖來跳舞。
不過香港的示威常客梁國雄指出,香港人對二十三條不是沒有恐懼,只是無可奈可。
梁國雄相信,二十三條立法後民間團體的活動空間一定會被壓縮,對此他也感到無奈,但他強調,不會放棄任何可以發出聲音的管道。
香港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指出,香港市民的沉默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香港人一向對政治不感興趣,是六四事件激發了他們對社會的關注,回歸之前市民對政治選舉積極參與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有希望,相信通過投票選出來的人可以為他們發聲、爭取權益。不過九七回歸之後,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的獨裁使民主黨派無法發揮作用,市民在失望之餘對政治也不再寄予希望。
六四的學運領袖王丹則認為,香港人的沉默是出於對北京的不了解,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告訴大家,不能以短暫的目光來看二十三條的立法,而應該正視惡法本來就不應該存在,就算二十三條成功立法,香港人也應該積極不讓政府去動用這項法律。
高瞻說:香港人仍未察覺二十三條立法對他們帶來的影響。
梁國雄說:香港人對二十三條不是沒有恐懼,只是無可奈何。
李柱銘說:香港人的沉默反映了他們對政治的失望。
王丹說:香港人對北京的不了解,才會沉默。
無論是甚麼原因令到香港人選擇沉默,也不管你是否香港人,高瞻提到這個歐洲牧師的喻言,你都應該聽一下。 這是二戰時一個德國牧師的寓言:當納粹要來抓共產黨,我不是共產黨,所以我沒有作聲;後來納粹他們來抓工會的,我不是工會成員,我沒有作聲;後來他們來抓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也不作聲;後來他們來抓我的時候,沒有人給我說話了,因為人全被抓走了。
不知你此刻身在何處,也不管二零零二年過得怎樣,我也想將這個小寓言當作禮物,祝願您有快樂、充滿希望的新年。(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