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中國政治學者、中國民運理論家嚴家祺,一九六四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同年進入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深造,八十年代後期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中共中央政治體制改革辦公室副主任,是中共已故領袖趙紫陽的智囊團成員。主要著作有《聯邦中國構想》、《首腦論》、以及與妻子高臬合作的《文化大革命十年史》,都引起廣泛的關注。
在一九八九年的六四天安門事件中,嚴家祺因支持學生運動而被中國當局通緝,被指為“反革命暴亂”的“頭目”,迫使他與妻子高臬經香港逃亡到海外,現時定居於美國紐約。出國之後,他曾任“民主中國陣線”的首屆主席,並參與促進中國民主的各種活動。
《霸權論》是嚴家祺在香港出版的最新著作,嘗試以“廣義行為學”的理論和概念,分析和研究人類社會中的霸權現象。作者深入淺出地提出:如果把地球誕生到今天的時間看作一年,地球在一月一日零時誕生,七月二十日才出現生命,十二月十五日至二十七日,在近二周時間內,地球是恐龍的世界,直到十二月三十一日,除夕之夜,我們人類才出現。這一本書所探討的現象,不過是十二月三十一日晚上二十三時五十九分開始後,不到一分鐘內的事情......那就是在地球上的各種生物中,為什麼只有我們人類形成一個個國家,而且這些國家與國家之間,永不停息地為爭奪一種在太空中根本無法察覺到的東西─霸權,而殊死鬥爭。
作者在書中指出:“國家是地球表面的一種生命現象,它像菌落一樣,最早在幾條大河邊沿和一些海洋邊沿出現,這些菌落不停生長,在最後一分鐘佈滿了地球表面不太寒冷的所有地區。與菌落不同的是,這些葡伏在地面的菌落形成了一個個獨立的、有行為能力的個體,互相擠壓、侵佔以至吞噬對方。”
這本書就是如此以“廣義行為學”的角度,去論述“國家行為”、“主權”、“霸權”、“人權”、“國家板塊”、“支配費用”等概念的科學涵義。更通過人類五千年世界歷史的許多例證,去分析研究地球表面出現的爭奪霸權現象,並從中尋找這種現象背後隱藏著的種種規律性。全書洋洋二十多萬言,內容博雜,視野廣闊。其中涉及到生物學、動物行為學、地質結構學、政治學、社會學、系統理論和複雜科學。是一本跨學科的著作。作者高瞻遠矚,引導讀者看清楚人類的爭霸,尤其是二十一世紀的國際關係前景。意味深長地指出:“二十一世紀,人類面臨四大任務,一是永摒戰爭,二是文明對話,三是走向太空,四是開發海洋。”由此可見,嚴家祺的這一本理論專著,視野十分廣闊,兼具前瞻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