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節的唐人街故事中,接受自由亞州電台訪問的是美國聯邦眾議院內唯一的華裔眾議員吳振偉﹐和美國馬里蘭州第一位華裔女眾議員李鳳遷。他們都在美國的政壇都是為華裔打響名堂,今年11月7日再次接受民主選舉的洗禮,競逐連任聯邦的眾議員及州的眾議員。
在美國,一個講求公平、公開、透明的選舉,拉票、籌款對他們的壓力看來並不大。來自俄勒岡州的華人聯邦眾議員吳振偉就對本台表示,他已經籌募到了250萬美元的競選經費,但要他們幾句流利的廣東話或者普通話介紹自己,才是最頭痛的。而為免中文名的寫法不要出錯,記者有時還要勞動到他們的家翁。
“我來美國60多年了,不記得怎樣說了,10歲就來美國……”美國馬利蘭州第一位華裔女眾議員李鳳遷的媽媽對本台說,“我現在70多歲了,鳳是鳳凰的鳳……”
現年52歲的李鳳遷,出生在美國德克薩斯州。2002年2月首次當選美國馬里蘭州眾議院議員;2003年被民主黨推選為該黨在州議會的副黨鞭;擁有法學博士的學位,在馬洲完成了防止身分偷竊、反偽造、反虐待兒童老人、反家暴法等的立法;2006年被選為馬里蘭州百名傑出女性之一。
在9月12日剛剛結束的馬州民主黨初選中,以9967票,得票率28%。連同另外兩名候選人成功代表民主黨出選。
以馬州選區民主共和兩黨的所得票數估計,民主黨在第二位的李鳳遷,得票近萬,共和黨初選排第一位的只有1820票;李鳳遷遙遙領先,估計11月的中期選舉成功連任機會甚高。她說,感謝選民的支持,“讓她可以代表爭取權益,謝謝你!”不過,美國土生土長,就是怕一兩句的中文話講得不夠標準。
她說,在過去馬州的選舉中,華人的參與接受80%,她所在的蒙哥馬利郡是華人聚居最集中的地方,到了中期選舉,亞裔的參與會比民主共和兩黨的初選還要多一些。不過,她說選區少數族裔佔選民比例仍是很少,能夠成功出選,有賴高學歷人士的支持,選民選的不是種族,選擇了一個美國的華人代表他們。她說,會繼續同選民交談、參加論壇、辯論,希望到了11月7日,選民可以將他帶返州的眾議院。
在美國,競選最重要是選前的籌款能力。李鳳遷說,如果是第一次出來參選,以州的眾議院為例,經費最少要10萬美元(即是78萬人民幣)﹐但如果與黨團一齊參選,每人5萬到6萬美元就可以了。她說,“很興幸,得到美國華人、女性團體、少數族裔、猶太族裔的捐助及對她信任。”

通常美國的選舉,競選州的眾議院花費最少,州的參議院次之;而競逐聯邦的參眾兩院,彈藥就得充足。來自俄勒岡州、競逐連任聯邦眾議員吳振偉,就創下了該州的選舉經費紀錄。
現年51歲的吳振偉,出生自台灣,六歲移民美國的,目前是美國國會的唯一一位,也是第一位華裔聯邦眾議員。他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11月的中期選舉,他已經籌得250萬美元的競選經費(即1950萬人民幣)。
他說,今年會在選區做60小時的拉票,同選民接觸、握手是最有效的辦法。他說笑到,經常要留在華盛頓,怕選民忘記他了。不過,吳振偉獲籌得的選舉經費較對手為多,看來形勢樂觀。他說,還會抽空落區,到加州協助一些華裔的新星。畢業自史丹佛大學的吳振偉,目前是挑戰第5屆,代表俄勒岡州擠身美國聯邦眾議員的席位。
至於在華人眾多的加州、舊金山地區,華裔從政闖天地更為活躍。加州的僑界領袖吳其政對本台表示,中期選舉之前,當地20華人大老闆成立了“美好政府促進會”,相信對華裔候選人有幫助。他估計,在舊金山地區,現任華人州眾議員餘胤良會成功連任。另外,在加州出選的華人還有現任眾議員陳煥瑛和趙美心等。
目前,加州與紐約可以講是華人從政的木人巷,練就進入聯邦的前哨陣地。吳其政說,華人在美國的地區、市政參與,比聯邦成熟。
資料顯示,美國至今只出現過兩位華裔聯邦國會議員,一位是一九五七年當選夏威夷州共和黨參議員的鄺友良,一位是一九九九年當選俄勒岡州民主黨眾議員的吳振偉。2006年,將有一位新的面孔,挑戰聯邦參議院的席位,他是來是德拉瓦州費城天普大學華裔法律教授丁景安,他將代表共和黨競選聯邦參議員,挑戰現任民主黨籍聯邦參議員卡波。
丁景安一九四八年出生於密西根州,一九七五年畢業於哈佛大學法學院,他曾於老布希時代擔任助理移民局長。丁景安的父母都來自上海。(何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