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是昨非﹕拒绝“第五代”--寒山
2005.01.13
关心中国政治的人最近开始注意到﹐自从胡锦涛全面接管权力后﹐在他的卵翼下孵化出来的所谓“团派”在中共省部级的权力再分配中成了最大的赢家﹐有形成中共“第五代”之势。在这批新贵中﹐有一个出身北大叫李克强的更是引人注目﹐有人甚至说他在“第五代”中处于“领跑”的位置。和这些观察相伴随的﹐是对这个所谓“第五代”的身世和背景的分析。
这些观察无疑是有必要的。分析中共政治可以有很多角度﹐但从“接班”问题入手是一个关节点﹐能够把权力分配和政局走向结合在一起。在中共历史上﹐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所谓“接班”问题就一直是中共权力斗争和政局动荡的焦点和根源。
毛泽东和邓小平时代的多次政治运动都是围绕著“皇储”的废与立。前一次继承人之战中的胜利者或受益人﹐往往就是下一轮争斗中的牺牲者。在“皇储”的废立中﹐独裁者玩出了各种花样﹐包括以退为进﹐安排过渡性“接班人”﹐例如毛泽东钦定华国锋和邓小平指定江泽民。中共的“当今皇上”胡锦涛就是邓小平“隔代指定”的继承人。中共这五十年的历史﹐就是一部“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最高权力争斗史和宫廷阴谋史。在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单是一个“接班”问题﹐中共就让中国人民吃够了苦头。
正因为如此﹐对所谓“第五代”的登场﹐中共政治观察家可以分析其背景和动向﹐甚至也不妨对其开明和宽容抱一定的期望。但这些都是政治观察家的工作和角度。
谁接受这种私下馈赠的权力﹐谁就是窃国大盗﹐是全民公敌。
在一定意义上﹐如果其它人也跟著谈论“第五代”﹐客观上有助于这种独裁制度所安排的权力继承变为既成事实﹐起码进入公共话语领域﹐而这正是中共所希望的。胡锦涛当年就是以“第四代”的身份在中国政治舞台上亮相的。因此﹐作为享有政治权利的普通公民﹐为了中国民主化和长治久安﹐人们不但不应该跟在“中组部”后面使用“第五代”﹐谈论“第五代”﹐寄希望于“第五代”﹐反而应该大力宣传一个常识﹐澄清一个基本问题﹐即中共的接班人制度是非法的﹐是反民主的﹐是和现代政治制度格格不入的﹐是旧时代君主世袭的翻版﹐更是对人人生而平等这个普世观念的公然蔑视。
北京大学著名学者焦国标曾经质疑胡锦涛权力来源的合法性﹐说那是中共在小圈子里私相授受国家权力。他说在二十一世纪﹐国家最高权力还以这种方式来继承﹐这是一个国家的耻辱。谁接受这种私下馈赠的权力﹐谁就是窃国大盗﹐是全民公敌。
焦先生的这番话﹐不但体现了一个现代社会公民的权利意识和政治觉悟﹐更表明了和独裁制度作斗争的勇气。今天﹐在所谓“第五代”初露头角的时候﹐人们不仅应该拒绝这种权力继承的制度﹐而且应该拒绝使用代表这种制度的语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咸阳登基﹐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秦始皇”这个名称的意思是开天辟地第一个皇帝﹐他希望他所建立的这个国家和这套制度千秋万代永世长存。他的继承人就叫秦二世。由秦始皇开创的中国专制王朝政治的特点是国家权力由一家一姓独霸﹐最高权力的继承人由前一个独裁者挑选和指定﹐每代独裁者之间有严格的辈分关系。即所谓“代”。用这种标准来衡量﹐中国今天的政治制度至少在最高权力的继承上还处于一个离秦始皇并不遥远的时代。
和历史上的那些王朝相比﹐我们生活在一个叫中共的王朝之下﹐这个王朝的姓氏是党﹐崇尚的颜色是红色。这个王朝口口声声要“传至千秋万代”﹐要永保“红色江山”掌握在自家人手中。这个党王朝已经传了四代了﹐现在又自说自话﹐放出风声来要把由家族长老们挑选出来的“第五代”作为既成事实让人民接受。因此﹐要拒绝中共对权力的独霸﹐有必要从拒绝使用“第五代”这个名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