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是昨非﹕从诺贝尔物理学奖说起--寒山


2004.10.07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刚刚公布﹐美国科学家格罗斯、包利则和魏彻克由于在夸克研究中的贡献而分享了这项最富有世界声誉的奖金。他们的研究不但对夸克的研究﹐也对宇宙中大量的黑暗物质和强作用力的了解做出了贡献。

物质的基本结构和宇宙的活动原理一直是物理学研究的重点﹐也是诺贝尔奖委员会关注的课题。如果我们看一下几十年来诺贝尔物理学得奖人的名单﹐可以看到有很多次是颁发给了对基本粒子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例如1998年和1999年就是几个量子物理学家得了奖﹐1994年的奖则颁给了研究中子的科学家。

很多人或许会以为物理就是物理﹐它对社会的影响不会超出科学的范围。但实际上﹐物理学所描绘的物质世界和人们的世界观和哲学有密切的联系。在欧洲中世纪﹐由于基督教神学把世界说成是被上帝创造的﹐因此任何认为宇宙无限的观点都被看成是异端而受到禁止和迫害﹐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就是以为主张宇宙无限而被宗教裁判所烧死的。

到了二十世纪﹐在共产党国家﹐这个局面则倒了过来﹕由于辩证唯物主义主张宇宙是无限的﹐任何认为宇宙有限的观点都被看成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甚至是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想而受到批判。例如在70年代﹐大爆炸的假说和宇宙背景辐射在中国的传播就受到限制和批判﹐因为人们能够从这些理论中推出宇宙有限的结论。

在这个意义上﹐夸克研究也具有超出科学本身的意义。夸克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并受到实验证明的﹐1969年代诺贝尔物理学奖就颁给了提出夸克理论的美国科学家。夸克理论认为夸克是物质最基本的单位﹐现在已知道的夸克有六种﹐它们不可再分了。这个理论在西方世界除了科学上的重要性外或许还有哲学意义﹐但在共产党国家﹐它还有意识形态上的重要性﹐因为它是对辩证唯物主义所主张的物质无限可分论的冲击。对马克思主义有基本了解的人都知道﹐自从恩格斯和列宁在他们的《自然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提出物质无限可分论之后﹐这个观点一直是马克思主义者用来“指导”科学的教条。

在60年代的中国﹐物质无限可分的教条更是和毛泽东的阶级斗争理论结合在一起﹐为他的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服务。早在1955年毛泽东就说他相信物质无限可分。在和中国核物理学家谈话时﹐他不但向他们询问基本粒子现在已经分到什么层次﹐还说“你们不信反正我信。”1957年在莫斯科国际共产党人会议上他用物质无限可分来证明社会主义社会内部有冲突和矛盾。到了60年代﹐他对这个问题更是关心﹐曾经发表过多次谈话﹐《红旗》杂志还发表了受到他赞赏的日本物理学家板田昌一的文章。在毛泽东看来﹐如果物质世界最终是可以一分为二的﹐那就是说不管在什么层次上都有内部矛盾和冲突﹐那么他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始终存在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理论﹐以及他的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的理论就有了所谓“科学”根据。

为了迎合毛泽东的科学兴趣﹐中国科学界在1965-66年曾经组织了一个“北京基本粒子小组”﹐指望用当时盛行的“会战”方法﹐去攻克基本粒子理论﹐证明物质确实无限可分。在半年时间里﹐这个小组在中国的科学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论文﹐形成了一个所谓“层子模型”﹐虽然没能完全达到目的﹐但为证明“无限可分”留下了余地。

但就在中国的科学家们用毛泽东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方法去证明他的“物质是无限可分”的信念的时候﹐国际科学界提出并证明了夸克理论﹐从而说明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的物质无限可分论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夸克理论就是最终的科学结论﹐而是说物质有限也好、无限也好﹐有资格下结论的是科学家﹐而不是那些自命为掌握了宇宙真理的哲学家。

有意义的是﹐就在“北京基本粒子小组”中﹐有一个叫刘耀阳的年轻的科学家通过数学方法得出了和夸克理论类似的模型﹐但却受到了压制﹐没有科学刊物发表他的论文﹐只有一家杂志发表了他的论文的摘要。为什么刘耀阳的研究受到压制呢﹖有人认为是当时更有威望的物理学家不喜欢他的数学方法﹐也有人认为是他的研究违背了认为物质无限可分的毛泽东思想。文化大革命中﹐刘耀阳被下放﹐等到多年后人们可以自由谈论物质究竟是不是无限可分时﹐他的观点早就过时了﹐他的科学生涯也被人为地中止了。今天在中国有人提出﹐刘耀阳的贡献应该象夸克理论一样得到国际科学界的承认。但是﹐更值得人们思考的应该是另一个问题﹕在毛泽东时代﹐为什么这样一个有创见的观点会被扼杀、这样一个有才华的科学家会被糟蹋呢﹖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