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中國近百萬兒童生活在艾滋病的陰影下(上、下)--姬勵思

Orphan_tearing_150.jpg
(2004年11月法新社圖片)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最近透露了一個未為人注意,但卻令人震驚及擔憂的數字,該委員會事業發展中心主任孫志鋼表示,中國受艾滋病影響的兒童正逐年增加。據非正式統計,目前約有一百萬名兒童因艾滋病而備受生存、發展等各種壓力,受艾滋病影響的兒童是指自身感染艾滋病或其父母有一方感染艾滋病的兒童。

(圖片說明﹕9歲的安徽艾滋孤兒娟娟﹐雖然她幸運地沒有感染艾滋﹐但她一想起幾年前受盡艾滋折磨﹐最後被奪去生命的父母時﹐止不住眼流滿面。)

河南艾滋村的故事被傳媒報導後,震驚世界。自90年代起,華中地區不少農民為了多賺取微簿的現金收入而去賣血。由於不衛生的采血方法,導致很多人因此而感染艾滋病,病人死後遺下龐大的孤兒人口。

救助父母因艾滋病身亡而變成孤兒的智行基金會主席杜聰認為,官方估計的數字過於保守,他相信受艾滋病影響的兒童遠超此數。他說﹕中國衛生部兩年前公佈有關艾滋病患者數目為一百萬,其中84萬為艾滋病帶菌者,16萬為而死亡的艾滋病人,按照國際疫情增長的比率計算,現時中國艾滋病患者應是接近二百萬,即使以1:1推算,受艾滋病影響的兒童亦可能接近二百萬。

2001年冬天一次華中艾滋考察之旅,杜聰首次接觸到河南的艾滋病人,瞭解到病人及其家人悲慘境況,在他腦海裡留下的震憾,始終揮之不去。他因而創立智行基金會,身體力行以民間微小的力量,開始救助因艾滋病而變成的孤兒,助學的孩子從河南擴展到安徽、山東及至南方的廣東。人數 從127人到目前超過三千個學童。

杜聰表示,這些孤兒目睹自己的父母從發病到去世,卻又無能為力,心內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基金會可以照顧他們在生活上的需要,提供就學機會,但心靈的創傷卻永遠難以平伏。

杜聰說,心理的陰影對他們性格的成長造成很大的障礙﹐他們當中有些性格變得憂鬱,經常悶悶不樂;亦有的缺乏自信,覺得自己低於別人;亦有心中充滿怨氣,感到社會對自己不公。更有甚者,把怨氣化成對社會的仇恨,心存報復心理。

Orphans_group_200.jpg

(圖片說明﹕2004年8月10日﹐一些在北京參加夏令營的艾滋孤兒。他們的父母均死于艾滋﹐而他們本人並沒有被感染﹐但他們卻被一些北京的旅館和學校拒之門外。)

一名艾滋孤兒就曾經在手臂上刻滿了“忍”、“仇”、“殺”等字樣,可見其內心怨恨之深。

為了舒緩他們的心靈創傷,同時又要顧及地方政府的政治敏感情緒,杜聰想到用藝術療傷法。他說﹕鑒於資源有限,同時地方政府又較敏感,助學以外的行動,要盡量低調進行,因此我們鼓勵他們以畫劃、作文、寫信等來表達內心的感受,另外又透過類似寫日記的形式,記憶與父母的生活,猶如父母常在他們心中。

2003年三月中,他們的作品曾在香港大會堂展出,展覽名為“垂死村落中的夢想”,杜聰說,希望透過展覽會讓更多人認識及關注這群孤兒。

成為孤兒已屬不幸,更不幸的是他們要一生背負著艾滋的標籤。不過,相比之下,那些自身感染艾滋病的兒童的遭遇就更加令人黯然,下一集會繼續探討。

0:00 / 0:00
Orphan_7year_150.jpg
安徽年僅七歲的艾滋病人和孤兒林林。(法新社﹐2004年11月28日)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最近透露了一個未為人注意,但卻令人震驚及擔憂的數字,該委員會事業發展中心主任孫志鋼表示,中國受艾滋病影響的兒童正在逐年增加,據非正式的統計,目前約有一百萬名兒童因艾滋病而遭受生存、發展等種種壓力,受艾滋病影響的兒童是指自身感染艾滋病或父母有一方感染艾滋病的兒童。

河南“艾滋村”的故事被傳媒報導後,震驚世界,自90年代初,華中地區不少人為了多賺取一些額外收入而去“賣血”。由於不衛生的采血方法,導致很多人因此而感染了艾滋病,病人死後更遺下龐大的孤兒人口。

成為孤兒已屬不幸,更不幸的是他們要一生背負著艾滋的標籤。不過,相比之下,那些自身感染艾滋病的兒童的遭遇就更令人心傷。

兒童感染艾滋病毒的不外乎兩高種途徑,母嬰傳播或血液傳播,即輸入感染艾滋病毒的血液。被譽為中國民間防艾第一人的《中國艾滋病調查》作者高耀潔在1996年首度發現因輸血感染艾滋病病例,從事艾滋病研究多年的高耀潔表示,從她的經驗發現,因輸血感染艾滋的兒童較母嬰傳播為多,她所接觸到感染艾滋病兒童最小的是出生數天後因輸血受感染。 2000年八月,戴永(化名)的兒子戴兵兵(化名)一周歲時,因患病而要輸血,因父母的血型不合,醫生找來一名農民“獻血”,兵兵輸血後不久就開始持續發燒,醫生最初診斷為“連續感冒、無名熱”。經過多翻的治療,兵兵的病情不但沒有好轉,更出現皮膚痕癢,生小瘡等症狀。2003年四月,證實兵兵hiv抗體呈陽性,但由於他年紀太小,醫生不敢用藥,夫婦兩人眼看兒子受艾滋病的折磨,吃不下嚥,終日以淚洗面。

戴永表示,村民都對他們一家人投以奇異的眼光,一見他們就避開,在備受歧視的情況下,他只好帶同妻子及兒女離開老家,跑到老遠的地方去。而兵兵在2003年十月離世,年僅四歲。

HuJia2004_150.jpg
中國維權人士胡佳。(法新社)

中國民間關懷愛滋病活躍人士胡佳表示,艾滋病兒童面對最大的問題是在中國,目前尚沒有專門供兒童服用的藥物﹐他說﹕患病兒童在病痛無法忍受時,只能將成人的藥品減半服用,但中國現時治療艾滋的藥物副作用很多,包括發燒、嘔吐、胃痛、暈眩、胸悶、渾身乏力等,成年人都難以承受; 而雞尾酒療法的藥品,一旦改變劑量,效果亦難以預料。

另一方面,胡佳說,在中國幾乎沒有懂治療艾滋病兒童的醫生,有一兩位在自己摸索的過程中,看了一些艾滋病兒童的資料,兒科醫生中,就幾乎沒有懂艾滋病的。所以無論在診斷、用藥、心理輔導方面等都未建立好。

雖然目前仍然未有藥物能徹底治癒艾滋病,但雞尾酒療法至少可為成年艾滋病人,抑制病毒的複製,從而延緩病程進展,延長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質素; 但兒童患者大都只能坐以待斃,受盡艾滋病的折磨。對有子女因艾滋病逝的父母,從事艾滋病研究多年的高耀潔認為,他們唯一的希望就是盡快再生一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