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谲反日:阿Q精神--何山


2005.04.18

接著是专题时间,何山今日继续讲大陆诡谲的反日浪潮,并请来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的访问学人罗伯特.杜加里克 (Robert Dujarri) 为大家分析。

鲁讯笔下的阿Q最可悲的是他不知到自己就是阿Q。今日,大陆民间反日,声称要罢买日货,但中国共产党要他们守法,共产党不支持罢买日货。大陆战后的新生一代,反日比要求民主、平反六四更加热烈,但共产党看在眼内,党指挥的报纸继续寂静无声。

这一边,你有你反日;那一边橱窗中用日文语写“大出血”、 “大割引”继续大行其道,高仓健、山口百惠、北野武、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宫崎骏、宇多田光、滨崎步、《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继续深入民间。是大陆民间社会变得越来越成熟?你不要管我,我不要管你?还是数十万的阿Q,集体上演精神胜利法呢?

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的访问学人罗伯特.杜加里克对本台讲:“大部份的日本学校都是用正常教科书,据我所知,经过窜改的教科书只有少数,非常少数的学校使用,日人根本就不关心这件事,在日本,这不是主要的事件。”

杜加里克还说,“大陆的抗议在日本引起非常负面效果,日方的反应如何,现在说还为时向早。主要是中国政府想向日本制造麻烦,大陆的反日情绪也是政府制造的后果,中国的教育中,是非常反日的。”

他还说,“你不能够太过认真看共产党所说,他们也没有就共产党所作的错事,向人民道歉!”他甚至认为,“共产党的双手充满中国人的鲜血,共产党所杀害的中国人,比日本所做的还要多。”

记者于是问,大陆为甚么要封锁反日的消息呢?杜加里克说,“是他们担心反日的局面会失控。有趣的是,大陆容许网上出现串连的反日抗议,反对日本加入联合国安理会。但是,如果有人想在网上发起支持新疆--又名东土耳其斯坦的联署,他们会马上禁制。”杜加里克说,大陆的反日运动,是共产党在“玩火”,至于会不会烧著自己,就要看反日的规模会有多大。

究竟大陆的反日大军,知不知到“阿爷”的意思呢?有北京的外交官就说,中国的兴起是合法的,是中国人的梦想,不能够被阻止,但必须注意外界对中国的印象。中国外交部就呼吁民众要冷静。唐家璇在接见日本共同社社长时就说,高度重视群众近日自发举行的反日示威,并已调动大量警力维持秩序,防止事态扩大,确保日驻华机构及日本公民的安全。他说,对于一些过激行为,中方并不赞成,亦是不愿看到的。唐家璇又说,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不是反日教育,亦从无向群众灌输过排日及仇日情绪。至于向日方砸石头,有中方人员说是个别例子,示威总体上是和平的,比其它地方的示威都要和平。

来自中方的官场的消息还说,中国人对日本有意见,中国会领导亚洲其它各国让日本想一想。不过,展示想法要和平,不能是威胁。讲到中日关系,中方的消息还说,近代大部份时间都是好的,中方也不支持杯葛日货。

不过,西方的外交界,则担心,大陆借用民族主义牵动反日情绪,会否导至不稳定呢?北京驾使著13亿人的反日大军,会否超速,开得太快,冲了红灯呢?

在人民网上,东京都立大学教授冈部达味曾表示,日中之间的历史问题可以分为:个人感性记忆;集体感性记忆;个人理性记忆;集体理性记忆,其中最危险的是集体感性记忆。他说,因为现在的大多数人是在二战后出生的,他们的感性记忆是宣传的产物,这些宣传引发了狭隘的民族主义。现在日中两国的最高领导人大多数也没有战争记忆,两国人民首先不应该忘记理性记忆,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历史问题。

日本《读卖新闻》的藤野就说,中国对日本保守的言论和活动反应十分敏感。日本“对中国的批评性”被理解成“反华”,有的还单纯地称为“右翼”。他说当今日本“右翼”并非社会的主流,日本是民主国家,有严格的文官制度,国防大臣则防卫厅长官等由文职人员担任,不必担心军国主义复活。而一般日本人则认为,中国人对日本的印象,仍然停留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停战诏书》以前的“日本军国主义”。

有大陆的专家就说,其实2000年之后,中国教科书日本正面赞扬的内容有所增加,说中国政府有意进行反日教育,似乎有些不客观。但中日两国的媒体,商业化倾向越来越重,歌舞升平的新闻卖不出去,煽动人愤怒和激动的消息却非常有销路。

资料显示,四年前中日建交30周年,中日关系良好之时,国内曾提出学习“松下七精神”、2002年有“日本文化年”、深圳世界之窗有“日本文化周”。在中国苏州工业园区内,目前已有100家以上的世界知名日本企业在那里设厂,几乎全是高科技产业。而中日建交34年来,经历过“中国热”、“日本热”,有所谓的“蜜月期”、 “磨合期”,现在则进入“烦躁期”。

1972年9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外相大平正方,29日周恩来与田中角荣签署联合声明,中日建交。1978年邓小平曾提出暂时搁置钓鱼岛的争议。

1982年5月赵紫阳访问日本,同年7月中国首次抗议日本教科书歪曲历史,9月铃木善幸访问中国,政治解决教科书问题。1984年3月中曾根访问中国,同意向中国贷款4700亿日圆。1985年胡锦涛以共青团团长访问日本,同年8月中曾根参拜靖国神社,引起中国的抗议。

1988年8月竹下登访问中国,同意给中国第三次8100亿日圆贷款。1989年4月李鹏访问日本,同年6月因天安门事件,日本冻结第三次对华贷款。1991年海部首相访问中国,同意给中国贷款1296亿日圆。

1992年4月江泽民访日,参加中日建交20周年纪念。1995年6月日本抗议中国核子试验,冻结无偿援助。1996年7月桥本参拜靖国神社,中国声明“深表遗憾”。1997年9月桥本访问中国,与江泽民会谈。同年日本新进党众议员登上钓鱼台,中国对日本强烈抗议。

1998年,江泽民以中国国家主席身份国事访问日本,两国确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2000年10月,总理朱熔基访日,确立举办“中国文化年”和“日本文化年”,庆祝实现邦交正常化30周年。2001年10月,日本首相小泉回访中国。2002年,李鹏以人大委员长身份访日,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