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世界艾滋病日”看中國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姬勵思
2005.12.01
自從世界衛生組織於1988年1月確定每年的12月1日定為“世界艾滋病日”,藉此喚起公眾世界各國關注艾滋病問題,今年已是第18個“世界艾滋病日”。在過去20多年裡,全球共有2500萬人死於愛滋病。目前全球至少有4000萬名艾滋病毒感染者,單在今年,就有300萬人因艾滋病死亡。
在“世界艾滋病日”前夕,中國召開了全國艾滋病防治工作會議。主管防治艾滋病工作的副總理吳儀承認,雖然中國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但是疫情和防治工作形勢依然嚴峻。
根據由國官方統計,截至9月底,全國累計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3萬5千多人。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超過萬例的有雲南、河南、新疆、廣西和廣東五省,佔全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數逾七成。
中國民間關懷艾滋病人活躍人士胡佳質疑官方公佈的數字,較真實的相差很遠﹐他說﹕“有很多有可能受感染的人根本就無去做檢測﹐而地方上亦不會把真實的數字上報,以我熟識的河南省為例,官方公佈的數字是三萬人受感染,但真正的數目相信較此多十倍。”
對於吳儀提到中國在防治艾滋病所取得的進展,胡佳認為,這只是政府宣傳對艾滋的重視上極為成功,令外界以為中國在防治艾滋方面大有改善。胡佳說,過去兩年,政府投入艾滋病工作上的金錢及資源的確是有所增加,但可惜大都是用在改善形象這些表面功夫上,而非用在實際的防治工作上。他說﹕“他們花費大量金錢在建立有關官員的辦公大樓及設施上,但就越來越多艾滋病感染者投訴治療艾滋病的藥物質量下降、抗藥反應趨強等。”
根據中國衛生部的資料,現時中國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是由血液傳播所致,目前大約有7萬人因採供血感染艾滋病病毒。衛生部部長高強表示,這些感染者絕大部分都發生在1998年中國頒佈《獻血法》之前。
河南省是中國艾滋病的高發區之一,原因要追溯至九十年代初,一些單位和血液製品企業在河南擅自設立采血站,非法採集原料血漿,不少農民為了賺取一些額外收入而去賣血,由於不衛生的采血方法,導致很多人因而感染了愛滋病毒。
被譽為中國民間防艾第一人的《中國艾滋病調查》作者高耀潔在1996年首度發現因輸血感染艾滋病病例,她所接觸到因輸血感染艾滋的病人,最小的是出生僅兩天的嬰兒。
戴永(化名)是河南省永城市人,2000年8月,他的兒子戴兵兵(化名)一周歲時,因患病而要輸血,因父母的血型不合,醫生找來一名農民“獻血”,兵兵輸血後不久就開始持續發燒,經過多番的治療,兵兵的病情不但沒有好轉,更出現皮膚痕癢,生小瘡等症狀。2003年4月,證實兵兵HIV抗體呈陽性,但由於他年紀太小,醫生不敢用藥,夫婦兩人眼看兒子受艾滋病的折磨,於同年10月病逝。
戴永說,醫生建議病人用自采血的方式很普遍,他們有一份“獻血”者的名單提供與病者家屬採用,他又說,他在2003年底遷居新疆時,情況仍未有改善。他說,在“世界艾滋病日”,夫婦二人想到病逝的兒子,更是百感交集。
據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最近調查發現,從血站取血,一袋400毫升的血液,要繳付血站460元,醫院只能在此基礎上加30元左右的化驗費。如果是自采血,醫院只支付給獻血者180元左右,因此,每袋血醫院可獲得近300元的收入。因此《獻血法》出台後,因采血而造成艾滋傳播並未能受到控制,實不為奇。
此外,中國民間關懷艾滋病人活躍人士胡佳表示,即使是作為艾滋病示範村的河南省上蔡縣文樓村,當地治療艾滋病的醫院的衛生環境仍是很差。他說﹕“艾滋病感染者從當地的中醫院領取的藥物還是發霉、長蟲的,而艾滋病房就設立在一個小角落,只有28張病床,衛生條件確是很差。”
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題是“抗擊艾滋,履行承諾”,中國衛生部訂出防控艾滋病的目標,到2010年,將全國艾滋病毒感染人數,控制在150萬人之內。但胡佳認為,在沒有新聞資訊自由及政府仍然不斷打壓民間艾滋人士的情況下,各界對政府的監察受到限制,他對政府能達到此目標並不感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