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上海老總”陳良宇落馬前後

ChenLiangyu2003.jpg

原本以為有太上皇罩住,“阿拉上海人”獨霸一方﹐可以懶理京官﹐“針插不進,水潑不進”;北京、上海各自為陣,總之各有各的地頭,井水不犯河水。今日上海第一把手陳良宇落馬,不再享有“黨和國家領導人”待遇,要在規定時間、規定地點交待問題。看來,陳良宇早知如此,何必當初不接受北京的“流放”,調去寧夏或者青海做個偏遠省份當的書記?或者上京做個環保局局長呢?知情人士說,陳良宇就是不肯切斷與上海的關係,不肯讓步,才有今日的下場。

上海發生周正毅大案,其胞弟陳良軍同周正毅合作開發上海地皇,(即黃金地段靜安區東八塊)並在閔行馬橋鄉旗忠村建了一大批別墅﹐消息指,北京在2005年就想立案調查他。而陳良宇對其家人及師爺的袒護,更引起上海體制內人士不滿向北京告狀。

今年7月18日,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召開緊急會議,通報局長祝均一涉嫌違規使用社保基金32億元人民幣,被中紀委調查帶走,引發了陳良宇一案的滑鐵盧效應。原來,祝均一有意動用額社保基金,但不敢妄自主張,向陳良宇匯報,是陳良宇親自背書可以挪用。

32億養老用的社保基金,違反國務院的規範,在陳良宇、原貼身秘書秦裕、社保局長祝均一的操縱下,一半投入高峰險的上海“泡沫”房地市場成為“爛尾樓”,興建的東海廣場、萬都中心(即浦西第一高樓)及明天廣場;另外一半用來收購了滬杭高速上海段等。有“上海姑爺”之稱的香港瑞安房地產的羅康瑞,其上海的15億元委託貸款中,有超過8億元就來自被挪用的社保基金。

根據上海上星期在各區、各局所作出的黨內擴大會議通報,陳良宇目前最輕微的黨內罪狀有的三宗:包括其妻黃毅玲因其關系,免費得到一套價值150萬元人民幣的住房;其兄陳良軍、兒子在均上海和香港等地開設公司牟利;其家屬參股上海的高速公路建設,從中獲取暴利。根據香港《星島日報》的報導,陳良宇一案全家涉及案金額可能高達320億元人民幣,不是先前社保基金的32億。

身受周正毅一案所害,靜安區東八塊的拆遷苦主許承道就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陳良宇一案大快人心:“現在還沒有收到希望的消息,陳良宇我們是很氣憤的,這個家伙早就應該給他搞出來了。”75歲的許承道還說,不單只是陳良宇,其它腐敗分子也要抽出來。“我們好早就盼望這一天,陳良宇,胡志明,公安局局長,江澤民的外甥,還有黃菊,黃菊的老婆,還有好幾個的。”

根據中通社及親北京的香港《商報》的報導,陳良宇背書其下屬祝均一挪用32億。其對已經出走的兒子,也有一筆就借出十億元人民幣的前科。報導指,陳良宇的兒子先從其父手中,為北京一家國有的中央級媒體公司取得過10億元人民幣的貸款,公司隨後以年薪100萬,聘請其子為該公司北京子公司總經理及香港的副總經理,內地年薪40萬,香港年薪60萬。陳良宇子“借錢”有功,還有巨額獎勵。據報,陳良宇其子在上海社保基金理事長祝均一被“雙規”之前的8月初,就考察訪問為理由離開中國,到了國外,仍未返回。

上海靜安區的拆遷苦主許承道就對本台表示, 要追查到底,以他的東八塊個案,還有貪官需要落馬,此人現身居上海市副市長:“是普州區的區長,後來當了市的副市長,我們家也是他搞的,把我們的房子搶走了。”目前,上海有位市委常委已經多日未有露面,甚至缺席了25日上午,上海召開的對陳良宇立案調查的全市干部黨員大會。中共中央紀委秘書長干以勝日前過說,陳良宇案“還可能會涉及到一些人。”

到目前為止,被稱為“陳良宇大管家”的中共上海市委副秘書長、中共上海市委辦公廳主任孫路一要求協助助查;其貼身秘書秦裕上月被雙規;其胞兄陳良軍被補,其兒子出逃。據報,陳良宇貼身秘書秦裕擁有5套住房,面積多達936平方米,收受30多萬元人民幣、10萬美金,還有價值20多萬元的金條、高級名表等。而秦裕落網後,對所知陳良宇的問題做了詳細交代。

Shanghai_demolish2006_200.jpg
上海的一處拆遷工地。(法新社2006年7月31日)

目前,上海地皇“東八塊”的拆遷戶30戶原居民,可以講是終於等到陳良宇被拉下馬的一天,但記者訪問多個拆遷戶,他們都表示,還沒有看到甚麼曙光。苦主王先生說,“我們現在看到甚麼曙光,我們拆遷戶,好幾個舉報人一個是被拘留了,一個是被抄家了。”另一名拆遷戶周大燁說,“好像沒有甚麼希望,沒有覺得有絲毫的好的感覺。”

目前,北京的中宣部已經下令,媒體必須低調報導陳良宇案。有本台聽眾就報料講到,大陸的互聯網,已經將陳良宇列為敏感的搜索字詞,搜索論壇上有關陳良宇的消息不能深入閱讀。廣東的陳同學講:“看到了一條新聞叫上海的陳良宇,我就想點擊一下評論,但怎也打不開。後來我上其它網站,163等的論壇,發現網站關於陳良宇的只看到個標題,裡面的內容就全部看不到。”

究竟北京這次是否要打大老虎?陳良宇落馬,是出自腐敗還是其它因素?

分析指,陳良宇的問題,早在三年前的周正毅事件中就已開始暴露,但陳獲得強力的政治“保護傘”,絲毫無損,並變本加厲。福禧公司張榮坤32億沒有可靠抵押的社保挪用中,陳良宇就命令相關部門必須在一周內辦妥手續。據報,簽約那天,陳良宇親自出席,還不惜動用市財政為張榮坤融資,收購國企滬杭高速公路上海地段,貸款最後成了爛賬。上海的周大燁就說,看來陳良宇一案,是政治因素多於法律。“為甚麼這樣說,到底是政治問題,還是為民,為法律的問題。”

目前,“京滬之戰”似乎漸漸燃起,上海有陳良宇,北京早前有副市長劉志華;這邊有百人的調查組進駐上海徹查社保基金案,那一邊有中紀委 300 人矛頭對準北京市,進駐萬壽路8號的賓館,“調查”醫療系統17億元住房公積金遭濫用,放在福建閩發證券炒股的醜聞。北京市國土局又涉嫌將1500畝有問題地拍賣了有特殊關係企業。

上海不再“針插不進,水潑不進”?北京又是可以否固若金湯呢?京滬之戰是兩敗俱傷還是和氣收場呢?歡迎你繼續留意本台的報導。(何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