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香港文匯報副總編輯,新加坡報業控股的英文《海峽時報》駐香港首席特派員程翔,四月下旬到廣州採訪時被中國安全部門扣留,中國外交部於週二指他近年收取境外情報機構大量金錢,在中國內地收集情報,有關部門正就他涉及的間諜活動進行審查。
程翔是香港資深傳媒工作者,七十年代畢業於香港大學,並於1974年成為首批港大畢業生被汲納進親中報章香港文匯報工作。八十年代初期,中國實行改革開放,香港文匯報成為首家被批准在北京設立記者站的報社,程翔被派駐北京成為該報駐北京辦公室主任。89年六四事件期間,文匯報在頭版刊登“痛心疾首”四個大字以示抗議,被視為中共宣傳工具“叛變”。後文匯報董事局罷免主持工作的社長李子誦,程翔辭職追隨李子誦一同離開文匯報,並合作創辦現已停刊的中國時事政論雜誌《當代》。
程翔稍後移居新加坡,並加入海峽時報,曾被派駐台北等地,最近幾年則被派回香港成為該報駐港首席特派員,以香港為基地,負責中國相關的新聞報導。
程翔太太劉敏儀表示,程翔於四月二十二日到廣州,準備接收一些講述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傳記的手稿時,被國安人員扣留。她又說,五月29日曾與程翔通過電話,程翔在電話中告訴她,要一段長時間才能回港,似乎暗示自己會被起訴。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中國法制研究計劃研究員王友金,批評中國這次拘留程翔並不符合中國法律規定的合法程序。他說﹕“按規定,扣留二十四小時後,就要通知家人及工作單位,拘留最多三十天,就要決定是否逮捕。若決定逮捕,就要把有關材料交與檢察院,取得批准。”
程翔被指從事間諜事件,但中國當局至今仍未向外界公布程翔是替什麼國家的間諜機構工作,以及從事間諜工作有多久時間,但他們卻又一如既往地聲稱擁有充份證據和指程翔本人供認不諱等。
程翔事件引起香港以至國際間的廣泛關注,同時亦引起對採訪大陸新聞的境外記者,易陷地雷陣的再思。
過去,在中國採訪被拘留的香港記者,大都被指觸犯洩露國家秘密的罪名,1992年《快報》記者梁慧(王)(民),報導中共總書記準備在黨代表大會上發表的政治報告;1993年《明報》記者席揚,報導中國計劃提高利率的消息;1995年《壹週刊》記者屈穎妍,報導有關中國軍事演習的消息等。其中《明報》記者席揚被判監十年,後各方輿論壓力,改為服刑兩年。而其他的記者亦分別被扣押一段時間,簽署了悔過書後,被驅逐出境。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張丙玲表示,採訪大陸的新聞有很多限制及避忌,記者很容易會誤中地雷﹐“港澳記者到大陸採訪有很多限制,例如所有採訪都要事先申報,在搜集採訪資料時,亦難以完全掌握何謂情報、何謂國家機密,因為解釋權全在執政者。而且亦有很多灰色地帶,令記者無所適從。”
開放雜誌執行編輯蔡詠梅亦認為,國家機密涉及的範圍廣泛,亦無明確的定義。中國政府可隨意闡釋,當局亦經常會引用涉露國家機密罪,來禁止他們不想被報導的消息外泄。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中國法制研究計劃研究員王友金表示,採訪中國新聞的境外記者要多了解大陸的法律及政治氣候,以免身陷囹圄。他說﹕其中有關保密的法律,要了解一下,機密有三個級別,一定要認識,同時亦要認識當時中國的政治氣候及方向,這樣可減少誤中地雷的機會。在一個無民主的國家採訪,不能把香港的習慣全盤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