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胡耀邦傳》和紀念胡耀邦


2005.11.02
HuYbBOOK01_150.jpg
陳利明所著《胡耀邦傳》的第一冊的封面。(有關人士提供)

本月20日是己故中共總書記胡耀邦的九十歲冥辰。胡耀邦八九年逝世以後,中國官方從來沒有紀念過,這位對中國改革開放有重大貢獻的已故領導人,但到近期,不斷有消息傳出,中國當局在本月20日前後,會舉行多項活動紀念胡耀邦,此舉引起了海內外的高度關注。

但與此同時,民間發起紀念胡耀邦的活動,就受到官方干預。本台粵語組上周報導,剛於十月初在香港出版的《胡耀邦傳》,總策劃向楚新,上月六日在東莞辦事處時,廣東省國家安全局人員突然到訪,查問他有關這書內容近十個小時,要求他阻止這本書的第二集在香港繼續出售,原因是第二集涉及較多敏感內容,又指胡耀邦是中央領導人,他的傳記應由中國政府出版。

該書的作者是研究了胡耀邦十多年的湖南洙州市委黨史辦副主任陳利明,陳利明接受本台粵語組訪問時表示,不清楚國安局人員為何這樣做,他認為香港是一個自由法治的社會,出版書籍不應受到中國政府干涉。

陳利明指,大陸很多人都支持他出版這本《胡耀邦傳》,為了撰寫此書,他先後兩次訪問胡耀邦,又採訪了眾多與胡耀邦交往的人,他讚揚胡耀邦是一位了不起的人。

為這本《胡耀邦傳》親筆提寫書名的毛澤東前秘書李銳接受本台粵語組訪問時,亦認為大陸當局沒有理由禁止此書在香港出版,香港出版商按香港的法律辦事就可以。

此外,李銳認為不管官方是否喜歡,支持胡耀邦的人仍會採用自己的方式紀念這位傑出的已故領導人,他本人己將掉念胡耀邦的文章投稿到北京較開明的雜誌發表。

陳利明撰寫的《胡耀邦傳》共兩冊,研究中共黨史的香港自由撰稿人武宜三認為,此書有部份內容,以往甚少人詳細論述,包括胡耀邦的檢討書曾被竄改,他下台後,曾表示過後悔自己不應辭職。

武宜三又說,書中不少內容雖已有其他書籍提及,但該書寫得更詳細和深入,作者訪問了眾多與胡耀邦有緊密接觸的人,包括胡耀邦的太太李昭,及曾與胡耀邦一起共事的前北京軍區政委傅崇碧、和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習仲勳等,得到不少寶貴的資料。

此外,由大陸幾名退休幹部撰寫,一共三冊的《胡耀邦傳》,亦由於受到官方干預,只有不涉及胡耀邦下台這段歷史的第一冊,獲准在大陸出版。這本醞釀多年的《胡耀邦傳》,作者包括中央黨校教授李公天、前中國記協書記唐非、前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社長張定、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員嚴如平,而主編是工人出版社的著名編輯王建勳。

作者之一的嚴如平對本台粵語組表示,現時第一卷的審批工作大致完成,當局作了一些刪改,並指定由人民出版社負責,他期望第一卷能趕及11月20日前出版,至於第二、三卷的審批尚未完成,能否出版仍是未知之數。

HuYbBOOK02_150.jpg
陳利明所著《胡耀邦傳》的第二冊的封面。(有關人士提供)

對於中國官方今次高調紀念胡耀邦,嚴如平表示不願評論。

而研究中共黨史的自由撰稿人武宜三就以“扯大旗作虎皮”來形容當局的企圖,指中共一方面假裝開放,借助胡耀邦來抬高自己的威信,但另一方面又害怕開放,控制不了。

另一方面,海外亦有團體發起紀念胡耀邦的活動,一批民運人士正以“人民心中的胡耀邦”為主題,發起徵文活動,準備出版紀念胡耀邦文集。另外,在本月十九日將在紐約法拉盛一家酒店舉行一場有關胡耀邦的研討會

八九年後旅居美國的前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列主義研究所所長蘇紹智是這項活動的發起人之一,他認為共產黨善變,現階段很難看出胡錦濤今次紀念胡耀邦的真正目,對中共政府,要聽其言,觀其行。

香港方面,支聯會已定於本月20日舉行“紀念耀邦.平反六四”活動,屆時除了有“紀念胡耀邦90冥壽暨八九民運圖片展”,同場還設置民主牆,供市民發表意見,以及舉行紀念耀邦的座談會。

胡耀邦1981年出任中共總書記,1986年的學潮後,被指縱容資產階級自由化,被迫辭去總書記一職。胡耀邦於1989年病逝,享年73歲。胡耀邦逝世後,大批大學生和民眾自發前往天安門廣場悼念他,最終觸發了八九民運。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