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廣東信宜又掀“民罷官”--何山

Village2000_150.jpg
中國北京郊區一個鄉村村委會所在地﹐法新社的圖片說明是﹐自1988年起﹐隨著基層選舉逐漸實行﹐中國大約一百萬個鄉村的村民民主選舉了自己的村委會﹐這一運動旨在約束地方官員的貪污腐敗﹐但不會威脅到共產黨的絕對統治。(法新社)

又一村民罷選即“民罷官”的火藥庫是粵北山區信宜市東鎮鎮十腰村,村民羅先生對本台講:“到現在我們這裡還沒有選舉出來,村委會他們想強行選舉,鎮裡面派出人硬要選舉都選不出。那副書記今天(星期四)出手打人,打一個村民代表。”

就在這個星期四,事發現場的上一級行政單位,東鎮鎮派了約30個幹部到十腰村,要求舉行村委會的預備選舉;但村民不肯,要求先點算村的帳目。就在現場調停的信宜人大代表陳先生(假名)對本台講﹕“大概在兩點五十分左右就鬧意見,出事了。我們十腰村委會的副書記動手打村民代表。我是市人代表,我只是維持秩序,勸開他們不要打。”

村民說,鎮政府一而再希望在沒有審計之下舉行村委選舉,但村民對村官留下的爛帳不滿,要求先審計,罷免上任的村官,再選下一屆的領導班子,否則“罷選”。

記者:農民為甚麼要罷選,罷選村幹部?

陳先生:罷選的原因主要是市審計局審計我們十腰村委十年的帳目,之後再選舉。

而做了十幾年的村幹部、黨委書記、出納兼會計,並沒有交代1990至1994年的問題帳目。有三份之二(即80多名)的村民代表,都站在村民一邊,要求村官交代。

記者問,罷選有甚麼好處?

陳先生:罷選就還一個清白,帳目清白,沒有冤枉一個好人,放過一個壞人。

記者:你們村的壞人通常做甚麼壞事?

陳先生:帳目的問題,當書記的90至94年的出納帳、會計帳沒有交出來給我們;207國道,收了村民每人100.1元,大約有二、三十萬沒有交出來給我們村,村民反應很大。

記者:還有呢?

陳先生:“白票”開支過多,餐(飲)票要9000塊、8000塊、7000塊、3000塊的很多;1996年的(發)票補1995年;1997年(發)票補1996年的,餐(飲)票沒有應該開得4萬多塊。

記者:也就是吃飯都4萬多塊?

陳先生:是呀,那是白票、餐飲票。

記者:在海外很多的民住基金會,都認為大陸搞基層的選舉是好事,你自己是信宜的人大代表,居然就帶頭,叫村民不要選舉,會不會覺得是民主倒退呢?會不會是帶頭倒民主的飯碗?

陳先生:不是倒民主的飯碗,我主要是要市審計局審計十腰村委會的帳,帳目問題清楚,我們就給他們選舉,還一個清白。

記者:現在是不是幹部想快一點選舉?他們想選舉?他們逼你選?

陳先生:鎮逼我們選,鎮強逼要選,我們反抗。他越強逼,我們村民代表就越反抗。

記者:你們為甚麼不找一個村民出來,做村官?做村的官、村委書記?取代共產黨人呢?

陳先生:鎮那邊、黨那邊、書記那邊,是黨員選的,村委那邊才是村民選的,分支委(即黨支委)與村委(村民委員會)。

記者:也就是你們選出來都不可以執政的?不可以看帳目,只可以監察?

陳先生:主任跟書記是平排的,主任是村委的,書記是支委的,職務是平衡的。

按照中國共產黨的編制,同級的黨委是黨的系統,而黨的系統高於行政的編制。以省級行政單位為例,省委書記是第一把手,並非省長。落到村鎮一級,村的支部書記大於村的主任。

記者:也就是怎樣都有一個共產黨人在你們旁邊?

村民羅先生對本台講,“你群眾要選?他不給你選的,始終有他的方式方法把你搞定。好像中秋節,我們村給個月餅生產隊長、黨員、清帳組,一切都發月餅的,50塊人民幣一個人,這不就是給錢賄賂。”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助理教授葉健民在香港蘋果日報就分析,近日大陸各地出現的村民抗爭是“村民自治的倒退”。他說,通常鎮政府以委派幹部方式,取代了由村民選舉產生的村委會。

站在十腰村村民一邊的信宜市人代表陳先生對本台講,“我們三份之二的村民代表,要審計以後才可以選舉,沒有審計一天我們都阻止,所以發生衝突。”記者:為甚麼不給選舉?

陳先生:按照選舉法,審計之後才可以選舉

記者:審計的作用在哪裡?

陳先生:審計就要結論出貪污多少錢,挪用公款多少錢?開了多少白票

記者:審計了之後要懲罰甚麼人?

陳先生:懲罰莫超行書記、婦女主任、出納

記者:這是官嗎?是共產黨員嗎?

陳先生:是共產黨員,不是共產黨員做不了書記

記者:你人大代表也是共產黨員?

陳先生:我不是黨員,市規定多少萬人可以有一個(非黨員)人大代表

記者:多少人站在你們這一邊,要清理共產黨?

陳先生:大約有三份之二的人支持我們

大陸是在八十年代後期開始推動村委會直接選舉,村民可以提名及直選村委會主任、副主委,並負責安排選務工作。大陸官方並一直宣揚,農村的基層選舉是大陸民主重大進步。海外的民主基金會,如前美國總統卡特基金會,就多次到浙江、周庄等地考察,對農村基層選舉表示肯定。不過,身在其中,大陸的村民則表示,官方的“樣版戲”不可信。

記者:是不是選來選去都是共產黨人作村委?哪選來幹甚麼?

陳先生:是呀,大家就罷他。他們指定了,我們不服氣,不給他做呢!

記者:就是叫你們做橡皮圖章?選他們出來?你們不肯?

陳先生:是呀,一審計他就一定下來。

記者:你們都挺聰明?

陳先生:堅持自己有道理的原則

記者:你們就是搞抗爭啦?

陳先生:把他搞大,越大越好

記者:搞大有甚麼好處?

陳先生:力度好,上級重視。茂名市是知到的,整個信宜市都知到這件事。

根據中國憲法,中國公民有選舉權、監督權和罷免權。而鄉鎮是最低級別的政府組織,以下的村級組織為自治組織,村民可直接以一人一票選出村民委員會,十名以上的村民就可以提名一名候選人。中國總理溫家寶這個月與英國首相貝理雅會面時曾表示,“如農民可管好一個村,過幾年就可以管理一個鎮。”而據大陸《光明日報》的報導,早在抗日根據地就實行過普選制和競選制,通過普選和競選選出各級參議會參議員,然後由各級參議會選出政府組成人員。但為甚麼抗戰勝利60週年,大陸的民主程度還不如抗日時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