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粵北山區羅定官商與民爭水--何山

中國總理溫家寶一直強調“三農”問題。但是由於官商勾結,實際的眼前利益,似乎比一句總理的指示來得更入耳。在粵北山區羅定市,就上演了一齣“官商與民爭水”的水壩風雲。

羅定市藍廠村民劉林對本台表示,已經多次向中央和地方反映和上訪;但是本週一施工大隊的機器又運到,一個已經停建三四個月的水壩,勢在必行。因為政府官員表示,“就算要捉人,都要建水壩”,因為“土地是政府的”。

村民劉林對本台說﹕我們投訴到中央,寄信到省裡三、四次,打電話也起碼五十次。今天打了電話去省水利廳,我們船步鎮委書記說,捉人都要建。他說,土地不是你們的,是船步政府的;他就是這樣說。

村民並向本台透露,水大壩的發展商是官場中人,羅定市人大代表黃繼林也--“硬說要給黃繼林做,羅定市人大代表! ”

另一村民劉福就為對本台說,興建中的水電站,涉及100多畝農地,事先並沒有咨詢土地農民的意見。村民質疑,當事人是用錢買通了天地線。”應該是用錢買通的,用錢就可以有個官做。現在,在藍廠搞的水電站,涉及106畝,人民群眾一點賠償都沒有。建水力廠,上不經政府批,下不經農民同意,還說土地是政府的,不是農民的。”

村民說,山下附近百畝的土地,五個山頭,都是同一條河,飲水,灌溉。幾條村的農民,數月前曾向當局施壓,工程停頓了兩三個月,現在又開始復工了,要把剩下的一半工程繼續完成。村民劉福說,到羅定市政府上訪,都沒人理會。上一回,村民是用“強行”的手法逼使停工,有兩個村民幾乎與施工單位的人大打出手。這回,不擔保農民的行動會否升級。“有兩個差點同施工隊打起來,壓迫他們多次,已經三四次了,他?才停下來。”

記者問﹕現在興建這個水壩對農民有甚麼影響?

回答﹕我們106畝的灌溉水,一滴水都沒有了,影響今後的生活。我們農民靠耕田,沒有田,怎麼活!

本台記這找到水電站的發展商黃繼林。他表示,電站不算太大,400到500千瓦,不會對村民造成影響,並說手續,文件都有了,攪不清農民反對甚麼。

黃繼林說﹕都攪不清楚,這些農民就是沒有甚麼理由。我?手續都齊全了,都經過了審批。

他還說,水電站落成不成問題,“是應該會建成的,有鎮、市、地級市、區掛靠單位的保證。”

記者追問他,農民沒水吃怎麼辦﹖

黃繼林回應說﹕沒有,完全對耕田沒有(影響)。原來有水灌溉,屆時裝一個閘門,要多大可以開多大,是由水電局設計的。

發展商黃繼林還說,水電站建設是合理、合法的,是鎮政府招商引資,他們經營電站30、40年之後,水電站就是政府的。“都是羅定市政府的得益,實際對羅定沒有任何一樣影響。”“與政府簽了合同。但與農民討論則好困難,由政府跟農民談好了。當時與政府有合同,有甚麼民事糾紛,由他們來協助解決。”

不過,水電站的上游,即受影響最嚴重的藍廠村民就表示,發展商所申報的合同,是“欺下瞞上”。申報把水的流量誇大,把六條村所受影響縮小。

村民劉福說﹕那條河水的流量是0.07,也就是很少水,他將0.07的流量向政府申報時、向羅定市人民政府申報時,說成是0.22流量。誇大流量,他說不影響我?的灌溉,影響的是5.6畝,那還有的100畝呢?就是這樣要求批出公文。

另一位村民劉林說﹕水壩一建,400多人受影響,--“400多人的食水,涉及6條村,有幾條村的土地都沒有了。”

農民表示,不是不可以建水壩,搞水電站,但要根據國家定下的法律、法規賠償。“要可以還水灌溉,我們需要用水的時候,可以開水閘,不需要用水時可以發電。牧林用水,食水要得到解決,水閘可以隨時隨開,方便農民。造成的水土流失,發展商畏負責。”

村民們說﹕我們是農民,現在如果他們一開工,就全部上,砍人都會!

記者:那不好,千萬不要用暴力。

藍廠村民劉福說﹕我也想用和平的方式,但勸不了其他的村民。

各位聽眾,羅定市這起涉嫌官商勾結,與民爭水事件,將會如何發展,本台正密切留意。如有任何消息,講電本台熱線,或1-202-266-4056,我是何山。下週一,本台將播出事件的主角,水電站的發展商與村民,在線上的對話錄音。哪一方有理?自然一目瞭然,?留意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