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婦女與2005年諾貝爾和平獎--姬勵思


2005.10.05

2005年度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將在10月7日揭盅,較原定計畫提前一周,此舉是為了避免與挪威政府宣讀財政預算報告相衝突。

據報導,今年共有199名個人及36個團體獲得本年度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人數為歷年之冠,其中包括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德國總理施羅德、烏克蘭總統尤先科等,除了這些國際知名人士外,今年獲提名的還有一組包括全球一千名婦女的名單,其中中國有108名和平婦女入圍,包括大陸81位,臺灣18位,香港9位。

這千名婦女是由“全球千名婦女爭評2005年諾貝爾和平獎聯會”提名,該聯合會是由瑞士和平基金會全力支援下成立的組織,聯合會屬下的中國及蒙古地區聯絡人--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的劉健芝表示,這次的活動是由瑞士一名國會議員,兩年前開始發起及籌劃,希望表揚一些默默地為社群作出貢獻的婦女。

除此之外,劉健芝說,更重要的是諾貝爾和平獎始自1901年,歷來獲獎者共有80名男性,20個組織,但女性卻只有12名,忽略了婦女對推動和平的貢獻; 另一方面,聯會亦認為,諾貝爾和平獎評審委員會對和平的定義過於狹隘,他們希望透過這次提名活動,改寫以男性政治人物為主導的諾貝爾和平獎的歷史,引導國際社會將目光投向默默耕耘、名不經傳的基層婦女;同時就研究她們推動和平發展所採取的態度和方法,從婦女角度反思和平的意義。

不過,劉健芝補充,去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64歲肯亞女生態學家馬薩伊,顯示評審委員會對和平的意義所擴展。

馬薩伊是生物學以及動物解剖學家,意識到森林破壞導致土地侵蝕以及生物多樣性破壞的問題,於1977年在肯亞領導創設“綠帶運動”,設定了短期與長期目標,希望經由樹木的植栽以及持續的管理,增進民眾對環保的認知。她是首一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非洲女性。

這次獲提名的108名中國和平婦女,其中包括有中國“民間防艾第一人”之稱的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退休教授高耀潔。高耀潔自1996年發現因輸血感染愛滋病的病例後,走訪過逾百個村莊,調查數以千計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為艾滋病人爭取權益及揭露中國艾滋病的真實情況,過程中,不斷受到有關當局的打壓。不過,高耀潔表示,她已於八月初知會有關機構,退出這次的提名,她表示,這次獲提名,並無受到當局的打壓,她透露退出只是基於個人理念的原因。

聯合會屬下的中國及蒙古地區聯絡人劉健芝對此表示惋惜,又說,這亦是他們這次提名工作的困難之一。

劉健芝表示,他們特別選擇在今年推動這個千名婦女爭評2005年諾貝爾和平獎的活動,因為今年是1995年北京婦女大會的十周年; 而這個提名活動亦只是一次性的,所以特別有象徵意義。

諾貝爾和平獎每年都是12月10日在挪威首都奧斯陸頒出,當天是該獎項創立者、瑞典科學家諾貝爾(Alfred Nobel)(1833-1896年)逝世紀念日。(劉健芝說,不論結果如何,“聯合會”於2005年10月在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場地附近的展覽館,展示一千名和平婦女的事蹟,藉此引起世人反思自1995年“世界婦女大會”以來,全球婦女所作的貢獻。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