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万花筒﹕学校乱收费--李宝雯报道
2006.04.05
中国教育部最近表示,自2003年以来,大陆不断加大对教育乱收费查处的力度,共查处违规收费案件约2万件,治理教育乱收费约17忆元人民币,累计清退违规金额达13.7亿。共有5931人因此受到处分,其中794名校长被撤职。
早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曝光了8所教育乱收费学校,人大、北大、清华、北师大等名校也是榜上有名,乱收费的金额更高达2270亿。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应,网友们纷纷举报乱收费的学校,举报范围除西藏、新疆等少数边远省份外,没有一个省市可以逃脱。
国家教育部教育督导办公室主任郑富芝接受传媒访问时承认,学校出现乱收费、多收费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对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以及教育资源配置不平均所致,只有通过国家增大投入、合理分配和调节资源,才可能根治这问题。
有两名子女求学的辽宁省居民常先生表示,学校表面上按既定的规章收费,但“暗渡陈仓”暗地里却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收取额外费用,家长无可奈何也得接受学校的要求,对于乱收费现象已经麻木了,不敢举报,一旦被校方知道了,恐伯对孩子没有什么好处,这样无疑助长了乱收费的行为。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教授劳凯声指出,近年来政府和学校的重新分配,令各类型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有了很大的自由度。对于乱收费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来自学校的办学经费不足,导致了学校把办学的任务转嫁到家长身上,但他亦表示,确实有些贪图私利的教育人士,藉口经费不足而乘机通过额外收费中饱私囊。
但劳凯声认为,学校乱收费的现象亦有被媒体过份渲染,有言过失实的地方。
劳凯声补充,现在很多地区都实行义务教育,办学的经费主要由政府担负,但义务教育以外的其他学校,都不是免费的,因此它们有权收费维持经营。但前提是必须要受到政府的监督。
研究学校收问题的湖北民办教师刘飞跃也认为,教育乱收费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学校的投入不足够,导致一些地方教育机构、学校,包括省级政府通过各种名目,向学生收取杂费,维持开支,形成乱收费现象。 不过,教育部近年来严格执行“一费制”的收费办法以来,刘飞跃觉得在一定程度上的好转。
近10年来,大陆教育经费虽然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是相对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而言,两者出现严重脱轨,教育经费短缺的状况无法解决,成为教育事业的樽颈。
学者认为教育经费短缺,反映了现行教育体制存在3个基本缺陷︰一是拨款体制不完善,款项未能有效地直接投到教育上。二是政府财政投入的分配出现偏差,因为目前的财政拨款在分配上过分偏重高等教育,而对其他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相对不足。三是政府在财政投入方面的责任不足。
有消息指,今年内大陆将会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全面的清理和规范。还会把收费项目的资料放到当地政府的网站,或通过其他方式公布,以便市民查询和监督。
然而,有了中央的决心,有了教育部的政策,教育乱收费是否真正得到了有效遏制呢?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