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萬花筒﹕同志影展在中國


2005.11.11

新一屆的香港同志電影展,將會在本月17至27日舉行,這個由香港同志社群主辦的電影活動已有十六年歷史,三年前起,大會還加設“玲瓏大獎”,表揚為不同性傾向社群爭取平等權利的社會人士,導演關錦鵬和前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胡紅玉都曾經獲得這個獎項,而今年的得主是香港基督教徒學會總幹事胡露茜。

香港的同志影展搞得越來越有聲色,但同香港一河之隔的中國大陸,同志電影活動的發展,還是受到不少限制和干擾。過去四年,北京先後有兩個民間舉辦的中國同志電影展,都因為受到官方阻撓而無法順利舉行。不過,籌組中國同志電影展的人士並沒有放棄,還計劃在下個月中在北京舉辦內容更豐富的同志文化節,探討中國的同性戀文化。

2001年12月,由一群大學教師和學生催生的首屆中國同志電影展原定一連十日在北京大學舉行,當時共挑選了二十部同志電影放映,包括中國首部同志電影《東宮西宮》,以及中國首部女同志片《今年夏天》,還有當年贏得台灣金馬獎最佳影片的電影《藍宇》。不過,活動只進行了五天,就受到校方干預,被迫提早結束。當年各場放映活動共吸引了三千多名觀眾。

事隔四年,在今年的四、五月間,這班志同道合的大學教師和學生,再次在北京大學舉辦第二屆同志電影展,結果第一場電影播影完畢之後,遭遇同一命運,被校方禁制,其餘的同志電影都要移師到一個由廢棄工廠區改建而成的七九八藝術村繼續放映。原本預計整個影展放映的14套影片,可以吸引一萬多名觀眾入場,結果每場只能招待三數十人觀看。

有份籌辦第二屆中國同志電影展的北京獨立電影策劃人朱日坤,接受本台粵語組訪問時說,同志電影節受到校方干預,因為大學方面認為這種影展是低俗活動--這種活動不符合要求﹐這種影片是不高尚的電影。

朱日坤承認,連續兩屆的同志電影展都受阻撓,肯定會打擊他們這班“搞手”,但他們的活動還是要繼續,他們正計劃下月舉行同志文化節。朱日坤說,同志圈需要這些活動來反映他們的聲音,中國社會亦應該有人出來宣揚尊重不同性取向,和諧相處的訊息。

將於12月16日揭幕,為期持續半個月的同志文化節,將會舉辦研討會討論同性戀文化,還有戲劇、電影展、歌唱比賽,以及一個關於中國同性戀文化發展的展覽。由於擔心再受到校方阻撓,文化節的大部分活動會在北京的七九八藝術區舉行,講座則安排在人民大學或北京大學內舉行。 致力推廣同志電影的朱日坤認為,目前看不出同志題材的電影會在中國有前景,因為社會普方遍對同性戀仍未持有一種包容和平等相處的態度,這類題材更難獲官方審批,只能以獨立電影製作的形式發展下去。

他說﹕目前在中國大陸談不上什麼前景的問題,拍這類電影要通過電影局的審查是比較困難的。商業上不會有什麼前景,地下電影阻撓反而不大,因為本身創作自己的東西,只要不向電影局申請,就像自己寫作一樣。

而公開自己是同性戀者的北京電影學院副教授崔子恩,多年來亦一直推動中國同志電影活動,他接受本台粵語組訪問時表示,中國在1995年時開始有同志電影,當時兩三年才有一部。自從2001年開始流行簡稱DV的數碼攝錄之後,中國的數碼攝錄活動在中國發展蓬勃,對年青人尤為吸引,同志電影的製作亦多起來,大概每年有兩三部。不過,他認為中國同志電影這個文化禁區,與中國的社會自由與解放程度有關,暫時仍很難打破。

他說﹕目前,因為這些影片不能公開製作、發行和放映,一直仍停留在獨立及民間的狀態。這幾年,同志電影的數量和所表達的範圍一直受到一定的局限。不能進入市場,不能被中國觀眾認識。

雖然最近著名華人導演李安的一部描述美國男同戀性者的電影《斷背山》在威尼斯影展大獲好評,贏得最高榮譽的金獅獎,但崔子恩認為,李安這次獲獎不會刺激中國電影人拍攝更多同性戀題材的電影。他說﹕國外電影製作環境不一樣,以前李安也有一部喜宴得過獎,並沒有幫助國內的同志電影。現在也不能說《斷背山》會帶動中國的同志電影。

另一名較多拍攝同志題材電影的中國女導演石頭,對於同志電影在中國發展的前景,亦顯得比較迷惘。她說﹕同志電影的前景我也不知道,作為關注人性的形式,會在它必要時慢慢釋放出來吧。

石頭表示,她拍攝同性戀題材的電影,沒有遇到太大的障礙,因為是自己掏錢,自己去拍東西,只要不是有傷風化或有反政府的言論的話,都比較好辦。

香港同志影展策劃人鄧芝珊表示,中國的同志電影水平不低,與香港的不相伯仲,今年亦有兩部由中國電影工作者拍攝的同志影片參展。鄧芝珊認為,香港能夠推動中國的同志電影發展。她說﹕Mission就是支持大陸獨立的電影製作,在大陸放映不了的電影,可以在香港放映,這個影響很重要。有些人來香港旅遊時,可以看到大陸本身的獨立製作,而香港本地亦應該認識。

根據中國官方去年公布的數字,中國大約有500萬至1,000萬男同性戀者,女同性戀者則未有統計數字。不過,中國傳媒引述同性戀問題研究專家、青島大學教授張北川的統計,中國15至65歲的同性戀人數約在3,000萬左右,其中男性有2,000萬,女性有1,000萬人。--吳家文報導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