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万花筒﹕构建节约型社会要首先改变餐桌陋习 -- 夏宇
2005.07.22
中国人讲究饮食烹饪,接风宴、婚宴、寿宴、各种名目的聚会,酒楼已成为富裕起来的许多人宣泄情感的场所。也正因为如此,餐饮业得到飞速的发展。但是,往往整桌精美的菜肴似乎只吃了不到一半,客人就「埋单」了,也没要求「打包」。于是,饭桌上剩下的一切被迅速倒进了泔水桶。
这些慷慨的食客,不但止公款吃喝的干部,就是花自己钱上酒楼的市民也是如此。同样的事情,每天都发生在一些大小城市的酒楼。
在上海,市容环卫局废弃物管理处的统计资料表明,上海餐饮业每天产生泔水垃圾1100多吨。这是滤去液体后的「净重」,实际上,上海每天产生的餐饮垃圾超过2000吨。其中这样被浪费掉的食物,保守估计也占总量的一半。
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今年1月至5月,中国餐饮业累计实现零售额3346.3亿元,同比净增507.2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17.9%。2004年,中国人均餐饮消费576元,上海市人均餐饮消费水平为全国人均水平的三倍,而餐饮市场发达的广州市人均餐饮消费高达414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倍以上。而在西部一些贫困地区,一家人一年的收入也未必能达到这个数字。 陈先生是深圳一家餐馆的老板,据他的观察,现在广东人的餐桌文化已有所改变,很多人开始把食剩的菜肴「打包」,但来自北方的食客就比较豪气,往往吃剩很多就倒掉,他对这种浪费现象感到痛心。他说: 陈先生:「我是深圳一家酒楼的老板,在日常客人来请客吃饭中,经常看见一些人大吃大喝之后,大量吃剩的食物不打包就倒掉。我自已和不少员工都是苦出身,看到这些现象很看不惯,很痛心。希望大家能节俭些。」 2004年, 中国餐饮业消费总额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约占国内生产总值总额的7%;而同期美国餐饮业消费总额3760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总额的3%,形成这种高比例原因很多,但浪费的情况不容忽视。 互联网上的一个帖子耐人寻味,一位「美食家」津津乐道地介绍了他点菜的艺术,包括餐馆的选择、冷菜和热菜的配合、荤素搭配、时令佳肴的选择、营养、热量等等,几乎涉及方方面面,然而偏偏漏了一样:点的菜就餐者是否吃得完。 这个帖子折射出很多人目前的餐饮消费心态:要吃得好,吃得精,吃得便宜,但不一定要吃得节约。「请客时不能让客人把菜全吃光,否则没面子」的心态十分普遍。 公款吃喝之风屡禁不止,也是造成餐桌浪费的重要原因。既然是公款付钞,吃剩的倒了也不可惜。还有一种就是企业的公关请政府官员吃饭,既要吃得排场,又要吃得健康,往往是一掷千金、万金。张先生是一个私人老板,他认为,请官员吃饭是一个头痛的问题,有时,吃一顿饭的花费,就等于老百姓的一年粮。他说: 李先生:「我们生意上搞公关请官员吃饭,如何吃得体面和健康,很难选择。以前未限制吃野生动物时,就吃穿山甲及老虎肉等,现在又不合法。现在我自已就很重视一个高级药材煲的一个汤。一餐饭至少一、两千元,如连水靓酒及其他食物,一万元结帐也很正常。这样一餐饭就相当老百姓的一年收入了。」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曾经是常被用于儿童启蒙的诗句。可是现在,很多富裕起来的人已经忘却了这首从小背熟的诗的精髓。 目前,中国政府提出「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节约型社会」这个话题,既是一项宏观性的国家政策,又关系每个公民的基本生存方式;既关系国家与民族的终极性战略,又与眼下的衣食住行休戚相关。勤俭节约举手可为,小至灯油火腊,大至能源资源。 其实,节约的概念中国自古就有。但中国人爱面子,一些人好容易才甩掉贫困帽子,动辄吃喝玩乐大肆挥霍,借以显示自己,满足虚荣的面子。中国人爱面子。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些人将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当成维系个人面子的工具,节俭成了寒酸,甚至有伤大雅的「小气鬼」。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中餐宴席曾因浪费严重被禁止作为公务宴。一些先进国家领导人例如前德国总理科尔,曾在宴请来访官员时,端起盘子舔吃剩菜而不考虑「有失大雅」。前韩国总统金泳三,曾以一碗清水面宴请内阁官员。这些都值得借镜。 因此,要构建「节约型社会」,还需要人们从最基本的「吃」字做起。换言之,就是要从餐桌的节约做起。
中国万花筒
- 中国万花筒﹕高额投资风险大 出国留学热降温 -- 夏宇
- 中国万花筒:主控律师教唆行贿,辩方律师庭内有人--何山
- 中国万花筒:13岁学童留校其间猝死,校方延误抢救无罪-- 何山
- 中国万花筒:城市女性未婚先孕低龄化--夏宇
- 中国万花筒:中央压抑炒楼政策下月实行,楼价下跌一至三成--夏宇报导
- 中国万花筒:贵族学校“爆锅”--何山
- 中国万花筒:大陆「红色旅游」中出现的问题--夏宇
- 官员烧香的背后包含著腐败和危机--夏宇报导
- 中国万花筒﹕文革后毕业的大学生开始进入领导层--夏宇报导
- 中国万花筒﹕风水中共,中共风水 (下)-- 何山
- 中国万花筒﹕风水中共,中共风水 (上)-- 何山
- 中国万花筒﹕儒家思想悄然回归--夏宇
- 中国万花筒﹕中国成为制造垃圾电子邮件的大国--何山
- 中国万花筒﹕“妞妞”事件的前后--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