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連戰“和平之旅”(下)-- 姬勵思

0:00 / 0:00

此次連戰的歷史性大陸之旅,可說是引發台海兩岸三地,以至國際的大規模新聞戰,有評論指大陸傳媒對連戰到訪的重視程度,更超過1998年美國總統克林頓訪問中國。台灣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盛志仁,獲中央電視台的邀請赴大陸,全程觀察連戰的大陸之行,並每天作直播評論。盛志仁表示,據他的了解,中央電視台邀請台灣學者,以直播形式作評論,此次是第一次。

雖然台灣內部對連戰此行,有一定反對批評的聲音,特別是支持台獨的人士,指他出賣台灣,但總的來講,無論是台灣的民意、媒體的報導等,對連戰的大陸之旅都持正面的態度。不少的評論都認為,連戰的“和平之旅”確實為促進兩岸和平及兩岸恢復對話,帶來契機; 但連戰以在野黨領袖的身份,他所扮演的不過是“促進者”的角色而非是“執行者’的角色,後來的推動工作就要看執政民進黨是否願意跟進。

盛志仁認為,以他目前的估計,陳水扁政府會傾向接受胡連會談的結果﹐他說:因為台灣各項民意調查結果,對連戰與胡錦濤達成的協議及共識,多持肯定的態度,尤其是開放大陸人士到台灣旅遊,對台經濟有利,贈送熊貓,亦是非常善意的表現,從道理來講,無否定的理據。

盛志仁補充,兩岸關係發展是否能藉連戰打開的一線門,開托兩岸對話的出路,還有很多變數,此外,陳水扁亦要面對黨內反對的聲音及壓力﹐他說:他要面對各方面不同的壓力,包括美國、民意、民進黨及台獨份子,從目前的發展來看,陳水扁偏向溫和的路線,但以後發展,還要看這幾股壓力怎樣互動、拉扯,從以往的觀察,陳水扁並非一個抗壓能力高的人,他是否能壓制黨內的反對是關鍵。

大陸方面,為向台灣表達善意,贈送一對象征和平團結友愛的大熊貓與台灣;同時宣布,將開放大陸居民赴台灣旅游,擴大開放台灣水果進入大陸及對其中十多種種類實行零關稅。

有評論認為,這是大陸新領導層的對台政策轉變,從過往的口誅筆伐,到現在以柔制剛,從硬到軟; 但亦有人指這是大陸統戰分化的策略,盛志仁認為,兩者並非互相排斥。他說﹕大陸政府既從以往經驗,學習到越是對台灣強硬,越把台灣人民推離越遠;另一方面,他們亦感到採取較軟性的政策,不但分化台灣內部執政與在野黨,更把分化目標擴展到台灣不同的階層,例如農產品免關稅進入大陸,對農民具吸引力,而眾所周知,農民是民進黨的主要票源。

緊接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亦將於周四展開大陸訪問之旅,他此行又會否為兩岸關係帶來甚麼突破發展?下一節會詳細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