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茶居(12/14/2005)
2005.12.14
靖國神社:中日關系的一條刺
本台特約記者夏蔚從日本發回的報道
重慶大學生潘小姐來電,告知本台最近國內流傳著一則手機短訊,要把廁所改稱“靖國神社”;要把小便改稱“小泉”;要把大便改稱“添黃”(天皇)。該短訊申明,誰不傳播這則短訊,將是“漢奸、賣國賊”,而且“逢賭必輸”。潘小姐覺得很滑稽。
主持人也不認同這類“憤青文化”,但指出中日之間遺留的曆史問題,本台過去的特別節目和熱線電話討論,比較側重介紹曆史真實,破解中共制造的謊言。然而,日本政界的某些勢力和代表人物,的確造成了中日之間的許多摩擦。其中靖國神社問題就是突出的一例。
關于這個問題,請聽本台特約記者夏蔚從日本發回一篇報道。
上星期三﹐十二月七號﹐在珍珠港事件64周年的前夕﹐新官上任的日本外相麻生太郎發表聲明﹐表示日本應該“繼續以謙卑的態度去深切反省過去﹐因?日本軍國主義及民族主義令到亞洲多國的無辜人們飽受痛苦﹐特別是中國人和韓國人。”
有不少人認?﹐這次的道歉只不過是外交辭令﹐?在星期日前往馬來西亞出席東亞峰會的首相小泉純一郎鋪路﹐希望緩和日中韓關系的惡化。但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韓國總統盧武?仍然沒有與小泉在峰會之外舉行三邊會議。原因是小泉今年連續第四年參拜靖國神社。
麻生外相在兩個星期多以前發表過一次引起中韓兩國不滿的言論﹐他說世界上只有中韓兩國對日本官員參拜靖國神社而小題大做。但其實美國政界也對參拜神社表示過不滿﹐美?議院國際關系委員會主席﹐曾經參加過太平洋戰爭的海德議員向日本駐美大使發送一封抗議書﹐認?靖國神社是日本軍國主義的象征﹐官員不應前往參拜。
日本民間也存在對首相參拜該神社的反對聲音。今年五月底日本國內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57.7%的被訪者認?首相應停止參拜神社﹐比起上一次的調查結果上升了16.9個百分點﹐而34.3%的被訪者認?首相應該繼續參拜神社﹐比起上次的結果降低了16.7個百分點。
明治天皇1868年下令建立靖國神社﹐?紀念在與德川幕府戰爭中死亡的士兵。神社原名東京招魂社﹐1879年改名?靖國神社﹐從那一年開始﹐神社就是在所有戰爭中戰死的日本與殖民地士兵的供奉地。最具爭議的一點就是神社供奉的名單中﹐有1068個戰犯﹐包括了14名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裁定的A級戰犯。這1068個戰犯的神位是在1978年被秘密地運進神社的。這些戰犯並非在戰鬥中死亡的﹐所以國內外不少人認?神社不應供奉他們﹐政府官員更不應參拜神社。
由神社管理的博物館也倍受指責﹐外界認?館中的展覽與解說試圖美化日本在二戰中的角色﹐並將日本描寫成受西方列強迫害的受害者。神社的介紹小冊子中有這樣一句話﹕戰爭的發生是非常悲慘的事﹐但?了保護日本的獨立與亞洲各國的共榮﹐也是非不得而?之。
關于小泉堅持參拜神社的強硬立場﹐夏蔚采訪了一位經歷過抗日戰爭的老人家郭先生。請收聽夏蔚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