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法院周四判處一名販賣兒賣集團主犯死刑


2005.11.25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中國媒體連續兩日公布當局打擊販賣兒童集團的情況,新華社周五報道,廣東省東莞市中級法院本周四下午一審宣判,一個販賣兒童集團的首腦被判處死刑,並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其餘九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至無期徒刑。

法院說,十名被告在二零零一年至零四年間,在東莞市寮步、大朗、東城等鎮區的市場,趁兒童單獨玩耍、沒有大人陪伴看管時,以買泡泡糖、玩具等為誘餌,拐帶兒童到汕頭市潮陽區,三年來共拐賣了三十八名兒童,目前仍有十二名被拐賣兒童仍未尋回。

而中國媒體周四亦報導了湖南省衡陽縣公安局近日拘捕了一家社會福利院二十七名職員,包括院長和黨委書記,指控他們以低價向不法份子收買被拐帶的嬰兒,一方面以此嬰孩增多為藉口向國家申領撫養資金,另一方面又將嬰孩以8000元至30,000元轉售一些外地福利院及個人。

對於中國兒童遭拐帶和販賣的情況,香港防止虐待兒童會總幹事雷張慎佳感到震驚。雷張慎佳接受本台粵語組訪問時,強烈指責作為政府部門的社會福利院,竟然與販賣嬰孩的不法行為,完全不能接受。她說:“真是令人震驚。有兒童拐帶事件,甚至有政府官員牽涉,是不可接受的。政府一定要檢討這次事件,瞭解情況。”

而英國救助兒童會雲南辦公室拐帶項目經理黃金霞接受本台粵語組訪問時指出,近年官方尋獲的被拐帶兒童數目不斷增加,顯示愈來愈多兒童被拐賣。她認為,這與大陸沒有孩子,而生活富足的城市家庭增多有關,而政府又缺乏有效的打擊措施。她說:“因為市場方面有很大的利益推動,市場擴大了,當中可能有很多原因,例如一些城市家庭沒有生孩子、正式法律收養程序非常嚴格,另外部分孩子被賣到國外去,那個市場就更大。現在法律規定對福利院方面的監管和對買方市場的對策,都是比較薄弱。”

黃金霞希望政府能增撥資源,打擊販賣兒童活動,以及教育大眾小心看管小孩,避免不法份子有機可乘。

中國販賣人口的情況由來已久,自從八十年代中國對外開放以來,農村販賣婦女及兒童的現象日趨增長。根據中國官方公佈的破案數字,從2001年到2003年共有四萬二千多名婦女及兒童被拐賣。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