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宣佈強化政治紀律

0:00 / 0:00

中國社科院中共黨組最近通過決定﹐要求社科院學者加強遵守政治紀律﹐並就違紀行為的處理程序作出規定。有學者認為﹐當局對學術研究施加政治限制﹐是危機感越來越強的表現。

在上月底出版的《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披露了在去年十一月通過《中國社會科學院關於加強政治紀律建設的決定》的部分內容。文件一共列舉了九條關於政治紀律的行為規範,五條加強政治紀律監督措施,以及對社科院成員違反政治紀律行為的處理程序和權限作出了規定。

院報引述文件指,中國社會科學院是中共黨中央以及政府國務院的智庫,亦是馬克思主義的堅強陣地。因此,要求社科院的學者,要在政治上與黨中央一致。又指中國社科院的學者違反政治紀律事件時有發生,所以需要加強政治紀律建設。不過,院報並無詳細指出,近年中國社科院發生的違反政治紀律事件。

院報又指,這份中共黨組通過的文件,要求加強對社會科學院成員的政治紀律教育。

而香港《星島日報》周四報導,中共社科院哲學組,本來提名了旅居美國的學者李澤厚作為學部委員,但被社科院院長陳奎元否決,陳奎元指李澤厚不擁護中共領導,以及不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李澤厚是在十四年前,因在六四鎮壓立場上與官方出現分歧,最後獲准移居美國。

本台記者曾經就文件內容,以及香港傳媒的報導,向中國社會科學院方面查詢,社科院當值人員只要求記者,向社科院中共黨組查詢﹕我們對這個文件不大清楚,不如你打電話給我們的黨組查詢一下。

不過,社科院中共黨組,一直都未有人接電話。

而記者向社科院成員范亞峰,徵詢對這份文件的意見,平日勇於發言的范亞峰,亦表示不方便接受訪問﹐他說﹕因為我本身也是社會科學院的成員,所以不能夠接受你們的採訪,不好意思。

而中國政法大學講師滕彪,在接受本台訪問時指,中共一直對學者在人文學科上的研究,施加很多政治限制。不過,由於時代已經改變,這類限制只是暴露了中共本身的危機感,但不會有任何政治效果。他說﹕這文件不會有任何效果,因為時代已經改變,而這些限制都只是顯示出,中共自己的危機感,越來越加強。

社科院是中國國務院屬下的學術機構,前身是中國科學院哲學及社科學部,一九七七年分拆成今天的社科院。現時社科院有三十一間研究所,四十五間研究中心,一共有三千二百名學者參與研究工作。(李建軍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