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局封鎖新浪和搜狐的資料庫進行審查


2006.06.20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中國當局加強網絡控制﹐近日對境內兩個最大網站新浪網和搜狐網的資料庫進行審查﹐封鎖這兩個網站的搜索服務。專家分析﹐通過審查網絡的資料庫﹐當局可了解國內人士得到敏感資料的來源﹐以及對這些資料感興趣人的網絡地址。

據法新社報道﹐新浪網和搜狐網的搜索服務從周一中午開始關閉。報道引述新浪網的一位客戶服務的職員的話說﹐從周一中午開始﹐網站的所有數據庫都被關閉﹐因為政府的網絡監察部門正在審查這些數據庫﹐到本周四應該恢復服務。這名不願透露姓名的職員表示﹐不清楚審查的具體內容是什麼﹐而遭到審查並停止搜索服務的不只是新浪網﹐還有搜狐網。搜狐的一名編輯則解釋﹐由于使用該網站的用戶太多﹐一定要進行服務升級。

本臺記者周二分別到新浪網和搜狐網使用搜索服務時﹐得到的回應都是“搜索服務升級中”。其中新浪網的台灣和香港網站﹐搜索服務仍然正常運行﹐只有北京網的搜索服務被關閉。

美國動態網公司總裁夏比爾對本臺粵語組表示﹐通過審查網絡的資料庫﹐當局可了解國內人士從什麼地方得到敏感資料﹐以及對這些資料感興趣人的IP地址。他表示﹐西方國家政府如果要得到這些資料﹐通常不會採取終止網絡服務的方式。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周二在例行記者會中拒絕對此事進行評論﹐但表示中國政府在網絡發展中起著積極的作用﹐並按照法律進行相應的管理。

今年4月﹐新浪和搜狐等14家以北京為基地的網站﹐曾共同呼籲中國網路工業要和他們一樣審查網站中“不健康”的內容。而中國當局通常將涉及政治或敏感的內容歸為“不健康”的範疇。而雅虎、谷歌等一些西方網絡公司﹐則因為在中文版中加入自我審查而遭到輿論和人權組織的譴責。(李靜文報道)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